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Context Protocol, MCP 从推出以来,备受关注并得到了快速的应用。目前大量的AI工具均已集成了对MCP的支持。但对于他的质疑声也逐渐开始出现,比如对于它在安全方面的局限性的担忧,近期 Edgenesis 创始人 Yongli,Chen 也发文认为MCP必将失败。这里将他的主要观点梳理为本文,大家可以做个参考和判断
导语
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Context Protocol, MCP) 从问世之初就备受瞩目,它被誉为一种通用标准,旨在实现人工智能(AI)模型与各类软件工具之间的无缝集成。从表面上看,该协议确实解决了一个真实的行业痛点:用一套简单、标准的解决方案,取代当前由各种定制化应用程序接口(API)和专有插件构成的混乱局面。MCP的支持者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未来图景:AI代理能够毫不费力地连接无数应用程序,无需再进行繁琐的定制化集成。
然而,尽管MCP在技术上尽显优雅,早期也收获了极大的关注,但它注定会步履维艰。这并非源于技术上的缺陷,而是因为它从根本上误解了一个关键的经济现实:在数字商业版图中,最终用户的关注度才是商业取胜的关键。
各大公司都会不遗余力地守护用户的注意力,因为这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变现来源。所以,工具供应商们实际上根本无法承受因全面采纳MCP而将自身降级为单纯后端功能的代价。
真正的战场:注意力的所有权
要理解MCP为何会面临阻力,我们必须先思考一个基本事实:谁控制了用户界面,谁就掌握了用户关系。拥有界面的企业,就意味着拥有了用户的参与度、数据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机会。反之,那些被降级到后端的服务,则会变成可以被随意替换的商品,不仅容易被取代,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