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2.6億人以上患有憂鬱症 ,盛行率約3至4%,65歲以上的高齡憂鬱症盛行率更高達10%,相當於每10個老人就有1人患有憂鬱症。
老年憂鬱 症與失智症 易混淆 老年憂鬱症常見的2特徵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文瑩說,老年憂鬱症,往往是多重危險因子導致,包括多重身體疾病或是遺傳及特殊壓力事件,如經濟因素、早期創傷、身份地位喪失、社會價值低落、伴侶過世等都有影響。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憂鬱症患者,患失智症的機會較一般年長者高出2倍,另外,憂鬱的情緒及表徵,也常是失智前期的表現,導致初期經常被搞混。
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包含:情緒低落、憂鬱乏力、做事提不起勁、失眠 、極端睡眠、極端食慾、有自殺意念等等。而老年憂鬱症的表現,通常會有以下特徵。首先,患者常會以身體症狀表現不適,因為長輩不習慣表達情緒,所以傾向以無法解釋的身體症狀傳達內心的不適。
其次,是老年憂鬱症患者,會有專注力下降、記憶力不佳甚至呈現失能的情形,也因此,較容易和失智症混淆,通常記憶力或認知功能下降,也會伴隨其他憂鬱症狀,且失能下降速度相較於阿茲海默症 也會來得更快。
編輯推薦》「好好說再見,我們才能好好的活著。」 蘇絢慧:走過悲傷,沒有時間表,沒有一定的方式:https://reurl.cc/M64lWK
如何預防老年憂鬱症? 醫師推薦3動原則
陳文瑩表示,憂鬱和失智是影響老年身心健康的2大威脅,如上述症狀持續超過2周以上,就要高度注意長者是否有憂鬱傾向,應及早診斷治療。
老年憂鬱症在診斷上,會需要先了解各種身體疾病及相關因素,透過問診並依病史來診斷及給予治療,目前透過適當藥物搭配心理治療,對老年輕、中度患者的療效很好,不比年輕憂鬱症患者效果差;而針對難治型的憂鬱症患者,需要時會輔助以重複經顱磁刺激(rTMS)目前也都有顯著的效果。
陳文瑩指出,老年憂鬱的病因,可能來自於生理、心理、社會等不同的因素,年長者的身心健康,可以透過3動來做為預防保健的準則。
身動:慢性心血管或中風等疾病,都屬於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因此均衡飲食及適當運動,可增進自我效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腦動:轉動大腦活絡腦部,轉換情緒,降低失智發生。
互動:透過良好的互動與陪伴,以因應高齡者面對的角色轉換與生活模式改變,因應高齡產生的孤獨感與失落感。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65歲以上長者自殺率高居各年齡層之首。老年憂鬱已然成為高死亡率的風險。了解憂鬱症相關的知識,除了檢視自身的精神狀態外,也可多了解憂鬱症的危險因子、預防方式以及就醫管道,幫助自己也守護長輩。
本文轉載自《NOW健康》,原文為:老年憂鬱症和失智症難區分! 醫教你辨別憂鬱症2關鍵
【橘世代課程平台】
陪伴您成為有趣而溫暖的大人,過好生命第二階段,量身打造一系列專業課程!
立即了解》請點我
加入橘世代LINE好友,立即掌握橘世代大小事!再即享折扣金50元!
領取折扣》請點我
udn討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