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澱粉你會想到什麼?米飯、麵條、饅頭、麵包……應該大多是這些吧,通常會馬上想到的,應該是穀類與它的製品,也就是我們習慣的主食,所謂的澱粉控,通常說的都是喜歡大口吃飯與麵包的人,無飯不歡,又或熱愛麵包麵條。我雖然稱不上真正的澱粉控,但當土鍋白飯剛掀開蓋子的瞬間,還是很興奮的。
不過相較於米飯與麵包,我更偏好蔬菜中的澱粉,口感變化多,而且滋味多了一點香甜。比如馬鈴薯、芋頭、栗子、地瓜、南瓜,這些根莖類蔬菜,耐放,價格合理,營養豐富又有飽足感,卻也不是純澱粉,是很實惠的食材,我並不會每天都吃米飯或麵食,有時候就以根莖類代替。
秋冬之後,這些藏在土地裡的食物會變的非常美味,因為吸飽了來自土壤裡的養分,每一口都是甘甜,不論是地瓜、南瓜或芋頭,就算只是蒸熟,都好吃得不得了,在春天來臨前,一起來吃根莖類吧。
這些根莖類怎麼保存呢?其一是常溫保存。除非是夏天,不然像現在這種涼爽甚至寒冷的天,馬鈴薯、地瓜可以用報紙或紙袋包起,留一點縫透氣,放在角落陰涼乾爽處即可,不過一定要包起來,見光很容易發芽。南瓜的硬皮是天然保護層,在切開前,常溫擺放一個月也沒問題,但切開後,就要把籽挖掉,以保鮮膜緊緊貼合裹起冷藏,這樣大概可以放七天。
另一種是冷凍保存。比如芋頭,芋頭因為很大顆,而不少人碰到皮與它表面的黏膜會過敏發癢,我就是這樣,所以我覺得最方便的方式是,在市場直接請菜販幫忙削好皮,回家後切塊冷凍,每次拿取需要的分量出來即可。栗子的話,大多是買剝好殼的深黃色栗子吧,一回到家就直送冷凍庫,大半年都不會壞。冷凍的好處是能長時間保存,要煮的時候也不需解凍,比如要煮栗子炊飯,直接把栗子放入鍋中與米同煮,要燉芋頭也是,以冷凍狀態入鍋,很方便。
而不論是傳統市場或超市,常常可見真空包的切塊芋頭,完全省去自己動手的麻煩,一樣可以直接冷凍。另外也有賣冷凍的炸芋頭,通常這種炸芋頭都只用芋心,口感更鬆,不會有靠近皮的地方煮不爛的問題,而且切成方方正正的骰子塊,視覺也美,如果是來自你信任的店家,那麼絕對可以買,炸過的芋頭可直接煮火鍋、燉煮燒肉、煮米粉湯,是懶人之寶。
栗子南瓜與男爵馬鈴薯。
上週末在希望廣場看到非常漂亮的南瓜,明明家裡還有一顆迷你栗南瓜,但忍不住還是停下腳步,店家看我猶豫,便說,我可以幫你挑還需要放兩星期左右再吃的南瓜喔,這樣就不會吃不完了。所謂腦波弱就是這樣啊,南瓜有分大中小,三種尺寸,據說甜度無差,但是越大顆肉越厚,口感越好,買最大的不實際,於是挑了中的回家。
看看我的廚房,現在地瓜、馬鈴薯、南瓜與芋頭都不缺,人家說家裡只要有米有機蛋就不用擔心,我有這幾樣寶貝也是心滿意足。不過實在太多了,得趕緊消耗一些才行,若是把它們做成常備菜或下酒小菜,還可以在冰箱中保存三、四天左右,所以今天就一口氣來做幾道以根莖類為主角的小菜吧。
• 地瓜田舍煮 •
金時地瓜。
這裡我用的是日本的金時地瓜,瘦瘦長長的紅皮黃肉地瓜,特徵是甜度高、質地鬆軟,非常適合做成烤地瓜或燉煮。如果是用台灣地瓜,我最喜歡台57號,極甜,煮成鹹鹹甜甜的風味,非常美味。
這道菜可冷食也可熱食,如果是習慣在早餐吃蒸或烤地瓜的朋友,不妨試試田舍煮。
【材料】
1. 金時地瓜 2根
2. 日式高湯或昆布高湯 300ml或足以蓋過材料的份量
3. 醬油 30ml
4. 味醂 20ml
5. 糖 10g
6. 鹽 一小搓
【做法】
- 地瓜外皮刷洗乾淨,不要去皮,地瓜非常鬆,保留外皮能在燉煮中維持它的形狀不至散開。
- 切成1cm厚的輪切片,以冷水沖洗兩次,將多餘澱粉質洗掉,也去除澀味。接著放入小鍋中,並添入高湯,以中火煮。
- 煮到快滾時將火轉小,加入所有調味料,如果不想要太甜就省略糖,以小火慢慢燉煮12-15分間,或煮到地瓜全都透了為止。
- 可以趁熱吃,也可將地瓜連同湯汁裝進保鮮盒中,冷藏一個晚上再享用,會更入味。
切片的地瓜要泡水,先以中小火煮地瓜,
加入調味料繼續煮。繼續浸泡在湯汁中,隔天會更入味更好吃。
成品。
• 肉末煮芋頭 •
這道菜是我心目中的芋頭菜餚前兩名,但如果以製作方式簡單、食材單純、能快速完成來看,其實應該第一名的芋頭料理,想想看,難道你會常常在家做芋頭糕嗎?(食譜在這:因為我買了蒸籠──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的芋頭糕)
我還滿常做的,一次煮多一些放在冰箱,想吃的時候挖幾塊出來微波加熱就行,帶便當也很適合。剛煮好的時候,可以放一下,讓它自然冷卻,肉汁會慢慢滲入芋頭中,變成入口即化,真的是不可思議的美味。
【材料】
1. 芋頭(炸過的更好) 半顆,切塊
2. 豬的細絞肉 100g
3. 日式高湯或清水 600ml或能蓋過所有食材
4. 醬油 45ml
5. 味醂 20ml
6. 青蔥花 一小把
7. 七味粉 少許
【做法】
- 在鍋中放入高湯或冷水,接著放入絞肉,開中火,以筷子不停攪拌絞肉。絞肉如果不攪拌的話,在加熱的過程中會結成團,等到半熟後就很難剝開了,所以一定要從冷水煮起,然後不停攪拌到煮滾為止(很快,只要兩三分鐘)。
- 煮滾後撈除浮泡,加入所有調味料,放入芋頭,湯汁的份量要能完整蓋過芋頭再多一點,所以如果不足就再補一點水。煮滾後試試味道,視情況補醬油與味醂。
- 以小火煮15分鐘或芋頭煮透為止,裝盤,撒蔥花與七味粉享用。
我喜歡用冷凍的切塊芋頭,形狀漂亮。燉芋頭的火不可太大,否則芋頭很容易崩塌。
成品。
【補充說明】
這道菜如果不用芋頭,完全可以換成南瓜、馬鈴薯、白蘿蔔或冬瓜,煮的時候也差不多,一樣美味。
• 甘醋馬鈴薯 •
這是一道涼菜,吃起來脆脆的,很爽口,可以當開胃小菜,也很適合當清口菜,喝一杯的時候,搭日本酒或啤酒極讚。裡頭加入的香料蔬菜會左右成品的風味,可以挑自己喜歡的香氣放進去。拌好後,在冰箱冷藏可以放兩天,要放更久也行,但是口感會越來越軟,就沒那麼美味了。
【材料】
1. 馬鈴薯 一顆
2. 喜歡的香料蔬菜,如紫蘇葉、山芹菜、青蔥、香菜、義大利香芹 少許
3. 米醋 20ml
4. 高湯醬油或日本沾麵醬 30ml
5. 細砂糖 少許
6. 香油或金胡麻油 少許
【做法】
- 馬鈴薯切細絲,先以冷水沖洗浸泡,再以滾水燙一分鐘,燙好撈起即泡冰水降溫。
- 喜歡的香草切細絲或細末。
- 在攪拌缽中放入所有調味料,拌勻,放入馬鈴薯絲與香草絲,拌勻,靜置30分鐘左右會更美味。
馬鈴薯切絲後泡水。
做這幾道日式小菜常用的調味料。
雞蛋豆腐 吃蘿蔔 我的小確幸過年 一碗日常湯麵 直火對決 黃瓜之愛 吃筍的症頭
吃蛋的奢侈 大人的兒童餐 香菜吃起來是香的嗎? 秋天的番茄紅了
煮麻油雞 桂圓黑糖糕 法式經典款翻轉蘋果塔 早餐吐司 夏日玉米
作者簡介
「在忙碌日常中藉由熟悉的味道找到些許安慰、溫暖或是一個令人安心的拍拍。」
──
比家的日式餐桌主人,本業是出版社編輯,副業是業餘料理人。愛吃愛煮,愛讀與吃有關的書,愛看與吃有關的節目,愛蒐集古老食器餐具,熱愛研究食譜與飲食文化歷史的書籍,旅行的目的也是為了吃到更多美好的食物,或與特別的食材相遇。著有:《家.酒場:67道下酒菜,在家舒服喝一杯(或很多杯)》、《小聚會:68道宴客菜,與朋友在家輕鬆喝很多杯(一杯怎麼夠)》
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www.facebook.com/bizetstable
OKAPI專訪:夜深了好想來一杯?兩道菜讓你隨時開啟「家‧酒場」模式——比家的日式餐桌(西式的也有啦)的溏心蛋與醬燒牡蠣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