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狗繪本賞」並非實際存在的獎項,而是一個虛構的獎項,動機是讓我心目中的繪本傑作多一次機會入讀者之眼。此獎的評選原則包括:文圖必須讓讀者有感,不偷渡任何說教意圖,最好是文字有畫面感,圖畫有故事性,文圖合奏出一首好歌,最後,有機會擄獲兒童和成人讀者的作品更佳。
評審只有一人,但分飾三角──繪本創作者海狗房東(處女座)、假裝是小孩的海狗房東(處女座)、身為挑剔讀者的海狗房東(處女座),以三倍的龜毛為讀者嚴選十本2024年出版的好書,分為「外語翻譯類」及「臺灣原創類」。
此篇是「臺灣原創類」的入選作品。
※ ※ ※
文、圖|老川
出版社|是路故事
此書是台灣自製繪本中首次觸及「無家者」議題,儘管主題極其明確,卻完全不生硬刻意,無論文字或圖畫都是兒童視角,許多想像和妙喻皆具有童心且易懂,例如關於家的重要性,一句「大家都有家嗎?一個肚子痛就能馬上衝去廁所的家」,立刻讓人感同身受;以及,無家者並非生來無家,他們的家是「被恐龍吃掉了,一隻叫命運的恐龍」讓人同生感嘆。主題明確的此書,不宣導、不勸世,只是給讀者一個好看的故事,讓讀者看看人的處境,萌生同理,願意在無情的現實中成為稍微多情的人。
本書不宣導、不勸世,只給讀者一個好看的故事。(圖/街上的汪先生)
2.《貓房子》
文、圖|顏志豪、薛慧瑩
出版社|Kido親子時堂
老婆婆為何那麼討厭貓?貓房子裡為何不見愛貓的老爺爺?讀《貓房子》,讀者的心必定是百般滋味,又是呵呵笑又是心酸酸,圖畫中「貓貓躲貓貓」與人貓共居共好的可愛片段也令人心花怒放,最後不僅有滿滿的愛、綿長的情意,故事的溫柔也久久不散。在繪本短短的篇幅裡,竟能夠讓讀者有這麼多情緒的轉換,真是難得,且每一次的情緒轉換,都不是用力過度的急轉彎,既順又緩,文圖皆有功──文字精練、俏皮又深情,圖畫溫潤、調皮且有妙趣,是圖文合奏絕佳的典範。
《貓房子》讓人呵呵笑又心酸酸,是圖文合奏的絕佳典範。(圖/貓房子)
3.《山左大力士》
文、圖|楊子葦
出版社|信誼
故事中的大力士要使盡力氣、用盡心機才能扮演好主角、扮演好其他角色心中有神力移山的英雄,但讀者讀這本書,不費力氣就能獲得巨大如山的樂趣。情節和轉折趣味性十足無需多言,此書最成功之處當屬角色眾角色無比逗趣的表情,主角大力士和一幫綿羊粉絲的表情誇張不已,就連表情都用力,透過色彩、線條、構圖的張力與變化,讀者幾乎可以感受到他們奮力的悶哼或激動喧騰的歡呼聲,與穿插全書彷彿看透一切的小鳥形成強烈對比,構成一部上乘的繪本喜劇。
4.《三個橘色的點》
文、圖|張筱琦
出版社|親子天下
此書的角色、主題都難以定義、無需定義,或者,讀者可以自由定義。主角看似是白狗、是小白獅,但也可以是任何隨讀者認定、命名的生物;主題聚焦「如何甩掉莫名緊跟在身後的三個橘色的點」,那些「點」是什麼?或許是情緒、心中沒來由的疙瘩、甩不掉的人際標籤,或是他人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想法與批評等等。最後,點都不見了,過程中有努力也有天意,但那些點真的值得我們這麼在意嗎?此書的難以定義並非鬆散無序,而是自由開放,圖畫和文字皆明亮純真、稚拙可愛、輕快悠哉,是一本宜哲思也宜放空欣賞的作品。
本書稚拙可愛、輕快悠哉,是一本宜哲思也宜放空欣賞的作品。(圖 / 《三個橘色的點》)
5.《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文、圖|林廉恩
出版社|維京國際
故事靈感來自一個哲學問題:「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沒有人在場聽見,它是否有發出聲音?」主角確實聽見也看見不尋常的隱憂,森林裡的樹一棵棵倒下,他卻只覺得與我何干,繼續過著自己靜好的小日子,但自然或人為的災厄往往不選人,直到最後他也受害,小日子一夕崩毀。故事收尾在主角的喃喃低語:「怎麼會變成這樣。」放在當前世界局勢、社會實況來看,簡直是一記洪鐘。此書圖畫的線條紋理細膩表現出森林的濃蔭幽暗,以及氤氳潮濕、脆弱和隱隱的不安,文藝介入現實的關懷絕非軟弱無力,此書是絕佳的一例。
以當前世界局勢、社會實況來看,本書簡直是一記洪鐘。(圖/森林裡倒下了一棵樹)
6.《穿穿的地洞》
文、圖|鄭潔文
出版社|聯經
以臺灣穿山甲為主角,以真實生態知識為故事架構的基礎,並以兒童視角描繪成長過程中第一次看家、勇敢獨立的經驗,此書結合知識和成長故事,成果極好。清新明亮的圖畫彷彿為小主角記錄下這次成長的每個重要時刻,如回憶閃閃發光。穿山甲媽媽為了搬家,不得不留下小穿山甲獨自看家一段時間,讀者在小主角童稚的自言自語中,習得穿山甲的生態知識,也感受到那小小心臟因為興奮和緊張猛烈跳動。此外,畫中安排的小老鼠以不干擾的姿態穿梭全書,又補充不少穿山甲科普,是絕妙又可愛的安排。
以兒童視角描繪「第一次看家」的經驗,結合知識和成長故事,成果極好。(圖/穿穿的地洞)
7.《無公平!》
文、圖|陶樂蒂
出版社|小麥田
此書是作者以台文書寫幼兒生活、人際與情緒的系列第一本,加上《無佮意!》、《好佳哉!》共有三冊,分別由獅子、大象和老鼠主演,他們在三本書中擔綱主角,故事各自獨立卻也彼此有「連戲」,用心的構思是小彩蛋,卻也不只是技藝的展現,更讓讀者在單一事件中,能夠從三個主角不同的觀點去理解他們情緒起伏的脈絡,透過這樣的設計,為幼兒描繪人際關係中的心理變化愈發多元、立體。圖畫溫暖且優雅,中和了故事裡波動較大的情緒,像是親切而有耐心的大人給予安定的引導、支持,相得益彰。
本系列讓小讀者從三個主角的不同觀點去理解同一個事件。(圖/無公平!)
8.《小威的眼睛》
文、圖|杜宛霖
出版社|信誼
主角小威除了雙眼看不見,其他感官都清清楚楚,尤其有一顆敏銳的心。此書讓身為明眼人的讀者看見視障孩子在生活中可能會遭遇的挑戰,了解認識世界、體驗世界還有更多的可能性,跟著小威「用鼻子看見鹹鹹的海風」、「用腳趾頭看見石頭上溫暖的陽光」,用心直視身邊珍視之人最內在的感受,並且,用直覺辨識出愛的軌跡。全書圖畫以黃和黑為主要的色調,象徵明眼人與視障者視覺的明暗對比,雖是對比,卻未給讀者強烈二分之感,而是互補、和諧共融,將彼此的存在襯托得更加清晰。
此書讓身為明眼人的讀者看見視障孩子的生活。(圖/小威的眼睛)
9.《有一個石頭不想睡》
文、圖|葉曼玲
出版社|遠流
故事的主角是海邊的一塊礁岩,在海洋女神的搖籃曲中沉睡千萬年後醒來。上萬歲的礁石睜開眼、跌跌撞撞踏出第一步,便如同新生的幼兒,眼前所見的事物、口中所嚐到的味道、身體所體驗到的一切都新鮮;讀者看著石頭探索世界的模樣,靈魂不禁也跟著一新。無論是書名、主角石頭的外型和行為,流露出無窮的純真,故事卻有神話的內蘊,中末段驚心動魄的一幕,原以為是危險,未料竟撐開磅礡壯闊的時空,令人為之震懾。這本作品文圖敘事流暢,從小品的涓涓之流,匯入天地洪荒的時間流,令人由衷讚嘆。
讀者看著石頭探索世界的模樣,靈魂不禁也跟著一新。本作敘事流暢,令人讚嘆!(圖/有一個石頭不想睡)
10.《蘋果幾歲呢?》
文、圖|夏夏、湯舒皮
出版社|小麥田
這是一本以「問題」構成的繪本,是孩子對世界、對人的種種提問,是童心與哲思並進的一首詩。問題一個接一個,像踏著有節奏卻也有調皮變奏的腳步四處走走看看,要將身邊的人與物看個仔細。例如:「把我生出來的媽媽幾歲?」、「溫柔的媽媽幾歲?」、「啊,生氣的媽媽會變成幾歲……?」以及「電燈幾歲呢?」、「電燈發出的光芒幾歲?」、「熄滅的電燈,剩下幾歲?」這些問題看似童真、傻氣,卻未必簡單。此外,書中書的設計巧思也令人眼睛一亮。圖畫有溫潤之美,為全書輕快、雀躍的問題,提供一個穩定自在的舞台。
本書童心與哲思並進,這些問題看似童真傻氣,卻未必簡單。(圖/蘋果幾歲呢?)
作者簡介
著有繪本《花地藏》、《我們一起玩好嗎》、《媽媽是一朵雲》、《小石頭的歌》、《發光的樹》、《他們的眼睛》,以及臺文幼兒書《阿媽的果子園》與《佮阿公踅菜市仔》,也曾出版「類工具書」,增訂後選入書單總量超過600本,貫徹請客就是要讓人吃飽的家訓。最新作品為散文集《也等雨停也在雨中行》。
繪本評論網站:www.higowu.tw/
臉書專頁:facebook.com/higobooks/
延伸閱讀
回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