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書展
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

訪父記:他的白髮,與我們的時代

  • 定價:460
  • 優惠價:79363
  • 優惠期限:2025年03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想我父輩與臺灣社會脈動的心跳聲

如果你的父親是個社會運動者,而你後來也踏上公民運動之路,作為親與子之間的交集也是認同衝突,你該怎麼去書寫那個你愛他,但你們相處或許並不是那麼融洽的爸爸呢?瞿筱葳在這本非虛構作品裡處理的遠不僅是上個世紀臺灣社會脈動的心跳聲──野百合學運、廢除《動員戡亂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會,這些我們大抵知曉但一天一天日益遠去的曩昔,而更進一步地透過瞿海源的歷史身軀,寫出我們父執輩一路走來那漫長社會轉型的路,是因為有他們當年的堅持,我們才有今日的希望。正義、理想與變革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及的,但每顆砂粒都是一朵花,當眾花匯聚於時代的河流,灌溉一整片島嶼及其民主的可能性,終究會遍地開花。這才是訪父(歷史)的真實意義。

 

內容簡介

★☆第25屆臺北文學獎年金大獎得獎作品★☆
 
一本女兒書寫父親的書
一個老派知識分子一路走來、積極參與臺灣社會轉型的漫漫歷程
 
=臺灣社會學家瞿海源的人生遍歷=
 
  在(本書)訪談的過程中,我花了兩年將我的視線駐留在父親的知識社群,以及他們在歷史波濤中的痕跡……瞿海源與他的友伴站上了屬於自己的節點,節點接著節點,一起被時代沖刷,在沖刷中抉擇行動。
  他們對抗威權追求自由,卻也經歷了被政治迷惑、被情懷迷惑、被流量迷惑、被自己迷惑的考驗,各自人生,也印照成我們的當今。而一切都還在沖刷中,但因為看見過往,當今所見,緩緩都有了歷史疊影,新的理解可從此而生。——瞿筱葳(本書作者)
 
  瞿海源,臺灣社會學家,出生於二戰時的四川,三歲來臺灣。在六〇年代自由主義的微弱氣息中,成為本土第一代建立學術基礎的中堅,他和他的老師與同儕,在人生的青壯時期站在民主轉型的第一線,也進入了各種社會改革的現場。他們有些後來走進體制,有些維持運動姿態,有些堅持論政不參政,有些依舊維持抑或悖離了原本的初衷……所有的故事與人物,後來散進新聞、茶餘甚或課本教材乃至電視劇,他們有些還在世,有些已然離去。
 
  瞿海源也是瞿筱葳的父親,在九〇年代的中學時光,她看著父親與野百合的大學生們出沒廣場、在電視評論時政,趕稿給報社記者,在諸多國政議題間辯論與溝通;成年後,看著他推動公共媒體、編寫課本,在艱難議題上成為抗議照片中最明顯的白髮爍爍。與此同時,瞿筱葳也開展自己的冒險,從社運、媒體、紀錄片一直到 g0v ,多個角度觀察並參與這個社會的變動。
 
  對於父親,瞿筱葳以為已經做了一輩子田野,實際執筆後卻發現還有太多故事必須探究,不只對父親,也對那個其實不遠的九〇年代。父與女,受訪者與寫作者,在不同的時代與領域穿梭,聆聽與對話交織出雙軌的記憶,這也才發現,父親一直行動、一直想說的是:個體跟個體間,要有所連結,要逐漸形成共識;已成中年的女兒想要理解的,則是父親在名望之下的真實樣貌,以及過往的每個振幅間,我們如何走來。而這個回望與追溯,就是瞿海源一路走來的漫漫歷程,以及臺灣社會不間斷的變遷。
 
  ♬封面設計 & 封面、 內頁插圖  王春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瞿筱葳


  七〇年代中生於臺北。曾任職社運、媒體、紀實影片工作、文化行政法人,為 g0v 臺灣零時政府社群共同發起人。書籍著有《留味行:她的流亡是我的流浪》。曾獲休士頓影展白金獎、臺北文學獎、開卷好書獎、金鼎獎。
 
 

目錄

【自序】 時光潛藏的視角
一  父親與他的父輩
二  研究院路:伏流
三  溫州街:那場沒有父母在的婚禮
四  開花之城:新大陸
五  四分溪:滴水的故事
六  廣場
七  我國:兩個五月
八   學者的忠孝東路和永康街
     九  會議室的課本
〔特寫〕基地
十  新的廣場:常敗將軍
十一  萬花筒
十二  青色之島
 
圖輯
 

自序
 
時光潛藏的視角
 
  啟動這個寫作計畫不久,便也把它送進了「臺北文學獎」年金獎的挑戰。後來看討論紀錄,一位評審的反應是:「哇!你不怕嗎?」
 
  該怕的層次很多,我當時不知道該怕什麼。
  怕寫名人父親、怕寫親情、還是怕寫九〇年代後複雜喧譁的臺灣。後來發現這都不好寫,很值得怕,可惜發現得太晚。
  我的勇氣只好用來面對主題。
 
  主題是我的父親瞿海源,他是社會學者,在臺灣民主轉型期投入甚深,爾後也總參與多項社會運動,不僅寫專欄也上電視評論時事。我在家裡餐桌遇見他,媒體上看見他,卻不真正認識他的作為,也沒想去問,以為想知道再查就好。又或是我從來只以父親的角度認識他,不曾真正意識到他是一方人物。
 
  但作為他唯一的子女,可說以此主題已做了一輩子的鬆散田野,打開空白的檔案文件,發現襯在人物後的是九〇年代宇宙。當然我發現了,要寫的也不只是父親,還有那個不算遠的時代,各種網絡思緒綿延至今。該寫什麼,人物事件那麼多,要怎麼問?如何寫?且距離我出版上一本書已是十二年前,書寫手感幾已歸零,作為半新手寫作者,我年紀很大了。
 
  但沒有關係,這可能是我潛藏的用意。十二年間忙於其他,我對寫作的虛擲,或許是一種等待,等時光拉開所有事物記憶的距離。
 
  終於要寫,就有了時間賦予的視角。
 
  於是,我與父親之間,是父女,也是被訪者和寫作者;我的聆聽和詢問,成為了不同角度的攝影機,抓取歷史中的各種靈光乍現。我們在家族、國族、理念、路線中穿梭,也在時代跨度中忽遠忽近。我拿出壓箱的耐心,總想著把他預備的臺詞都耗盡,再換五種不同的提問方式,試圖找出經驗老到受訪者的新鮮觀點。我甚至不惜假意爭辯,也要讓對話再往下多挖一層。當然有時還是動了氣,一如以往。
 
  過程中,決定寫什麼、不寫什麼,是身為作者才能獲得的新權力,彷彿像刀。父親似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單向訪問逐漸成為雙向的對話,從原本的傳記想像加入了我輩的青春,變成了雙軌交織的回憶。我更沒想到,書寫者也因為文字深掘了心思,改變了原本的心,不要把筆當成刀。(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478455
  • 叢書系列:春山文藝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 . 父親與他的父輩

口述歷史是記憶戰爭。

爺爺在奶奶口述描繪中,是一個年輕時膽子不大的人。這一次重新來過,父親說的同樣的事情,我聽起來像是完全不同的版本。我與父親相約,每週一次的訪談,兩小時,定在週四上午十點,我會帶著新買的數位錄音機過去。中研院近史所對他的口述歷史計畫已經尾聲,他對著學術訪者應該都已經講盡了,我便可以另闢一徑,開問那些挾藏在工整時序之間的細節。

不算細說從頭,而是依稀感到故事的脈流在上面,我們要一起溯回上源,回想你是怎麼走到今天的。父親說,好。那就週四見,他在 email 中回覆。

兩個兒子還在幼稚園時就常常輪流問我,媽媽的媽媽是誰呀,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又是誰,直推到了猴子,他們還要再問,那猴子的媽媽呢?魚類、爬蟲類、細胞,一路推演上去,直到了宇宙大爆炸。擁有新鮮腦袋的孩子,不停地想知道生命存在的上游,我缺乏回答的自信,愈講愈懦弱,只好開始想辦法。從近一點的開始。

鐵工的敲打

新竹機場附近,瞿順卿在家裡小院開工廠,生意還行。

他做的煤油爐子已經銷到新竹以外,這樣的規模要補貼一家八口算是穩當了。可這生意不是正職,瞿順卿白天是空軍基地士官長,那年從基隆下船後,一家子跟著軍隊開拔又到了新竹。瞿順卿與他口音各異的同袍有一項共通點,就是薪餉不足,物資不夠,既然在此地看不到離開的跡象,他想著怎麼同時也做點小生意。

煤油爐子就像是現今的瓦斯爐,但吃的是煤油,家庭燒菜用的廚具。在此之前,沒有煤油爐的日子只能用炭火,搧風控火煮飯實在惱人,要是有個可以稍微精巧控制的好用爐具就好了,但如何能客製成時代所需,這中間得要動動腦動動手。瞿順卿正是個連飛機都會修的白鐵匠,從軍前他就在上海江浙一代做白鐵工,從白鐵匠做到了找泥水師木工一起蓋房子的包工頭,腦筋算是靈光的。他的實業精神給了他想法,脫下軍服,還是匠人,這會兒就做煤油爐的生意吧。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電子書動漫節|熱門動畫原作、超人氣漫畫✕輕小說,全面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科普高單套書展
  • 年度旅遊計畫
  • 年度學習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