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模块设计
模块设计基本原则:信息隐蔽,模块独立
1.1 耦合:模块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
1. 非直接耦合
两个模块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完全时通过主模块的控制和调用来实现的。耦合度最低,模块独立性最强
2. 数据耦合
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
3. 标记耦合
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数组名、文件名,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
4. 控制耦合
模块之间有调用关系,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用模块通过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行某一功能。
5. 外部耦合
多个模块都访问同一全局简单变量,不是同一数据结构,不是通过参数表传递该变量的信息
6. 公共耦合
多个模块都访问同一公共数据环境,如全局数据结构,共享通信区.
7. 内容耦合
一个模块直接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则通过非正常入口而转入另一个模块内部,是最差的耦合。
1.2 内聚:模块内部各元素联系的紧密程度
1. 功能内聚
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某一功能,联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最强的内聚类型。
2. 顺序内聚
模块完成多个功能,这些功能顺序执行,各功能之间有数据传递。
3. 通信内聚
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或则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4. 过程内聚
模块完成多个功能,这些功能顺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