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政协阳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们将牢记政治责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泉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2月24日,政协阳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隆重开幕。张泽慧摄
当天上午,会场庄严隆重,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协会徽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十面鲜艳的红旗分列两侧,格外醒目。会场后方悬挂着写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泉篇章汇聚磅礴力量!”字样的横幅,振奋人心、催人奋进。
市委书记雷健坤,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鞠振,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建华到会祝贺,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市政协主席郭卫东,市政协副主席徐本宁、张立君、史友松、杨红梅、王建义、梁庆,市政协秘书长焦文录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开幕大会由梁庆主持。本次会议应到委员287名,实到265名,符合规定人数。
上午9时,梁庆宣布大会开幕。全体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大会审议通过了政协阳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程。
郭卫东代表政协阳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分为2024年工作回顾、2025年主要任务2个部分。工作回顾部分,郭卫东从5个方面回顾了2024年工作,分别是:着力打造“忠诚政协”,政治引领更加有力;着力打造“实干政协”,建言资政更加精准;着力打造“问效政协”,民主监督更加深入;着力打造“同心政协”,凝聚共识更加有方;着力打造“活力政协”,履职能力更加强化。
郭卫东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在中共阳泉市委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在党政工作大局中谋划开展政协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阳泉实践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圆满完成年度协商、民主监督计划,全年组织协商会议23次、调研视察28项,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建议报告12件、报送社情民意53期,市领导同志批示15件次,相关职能部门办复委员提案387件,一批合理化建议转化为政策举措和工作成果。政协工作迈出新步伐、焕发新活力、呈现新气象,为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郭卫东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是坚定发展信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的奋进之年。市政协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阳泉实践交出更加出彩的政协答卷。
王建义受政协阳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作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他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以来,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共阳泉市委坚强领导下,围绕市委“14510”总体思路和部署,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积极运用提案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418件,立案387件。其中,集体提案53件,委员提案334件。经56家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均已办复,办结率100%。办理结果为采纳和落实的325件、列入计划解决的39件、因条件所限暂未解决23件。每一件提案的提出、办理和落地,都凝结了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彰显了承办单位的责任和担当,饱含着社会各界的关切和期盼,书写了与党政事业同心同德、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履职答卷。
在主席台就座的还有王琳玉、李明、耿鹏鹏、王增昂、李遊、郭晓东、申济、赵素卿、李忠义、张俊堂、唐麟、郭爱聪、李君、句爱云、石峥、段慧刚、王东、张世荣,市级老领导刘高官、邰爱国、王旭明、杨永生、王敬瑞,市政协常委等。
住阳泉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应邀出席。市政协工作机构和市、县(区)统战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市直有关部门及团体负责人,驻市有关单位、部分高校、国有企业有关负责人,县(区)政协秘书长及其他代表人士等列席开幕大会。
来源:阳泉日报
记者:郁静 刘俊英
编辑:史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