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178字
永續浪潮來襲,金管會首度將金融機構是否採用「永續認定指引」,納入永續金融評鑑指標,下一步還打算納入金融業投融資永續占比,促使授信戶符合永續標準。外界關注,目前高度仰賴銀行資金且碳排放較高的建築與營建業將首當其衝,綠色風暴來襲,也將為不動產市場投下新變數。
一家大型行庫主管表示,以建築業為例,在政策誘因下,銀行在辦理建商融資業務時,會以永續認定指引中的標準,來評估要給多少的貸款額度、利率給建商。
而且,因為銀行還要揭露永續占比,為了爭取評鑑更高分,銀行勢必會拉高永續占比,換言之,金管會的綠色新政將誘使銀行多對永續做得好的建商放款,永續沒做好的,就少借一點,或拉高利率。

有做ESG的建商 銀行才給Money
什麼是永續認定指引?合庫金控首席經濟學家徐千婷表示,永續認定指引是金管會與內政部等相關部會訂定的「永續經濟活動參考指引」,是認定「綠色」或「永續」的一套科學化分類標準,可以作為資金提供方與資金需求方之間的「共同語言」。
歐盟在2020年7月率先實施永續金融「分類標準」(Taxonomy Regulation),其餘地區像東協也已發布第三版的永續金融分類標準。徐千婷曾在東協第二版的永續分類標準制定過程中,參與圓桌會議與一對一諮詢會議。
她說,我國的「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提供了一套嚴謹且系統性的認定標準,來清楚界定何謂永續經濟活動,目的是在建立一套永續的透明化共同定義,透過這套清楚的定義,一方面積極鼓勵金融業者與資金需求者共同朝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前進,另一方面也可避免業者自行認定,甚至「吹噓」、「漂綠」。
金管會官員表示,國內在2022年公布第一版永續經濟活動指引,去年底則修正公布第二版,對於企業的永續程度認定,分為:符合、轉型中、不符合、不適用四種。永續程度愈高,愈可以獲得金融機構投融資支持。
以新建築物為例,使用再生材料的占比必須符合一定標準,像是金屬材料使用再生材料的比重必須達七成以上,官員說,例如很多是從手機的金屬提煉出來了,讓資源循環再利用。
除此,像是建築元件跟材料釋放的甲醛等有害人體物質,每平方米須少於一定毫克等,這些都有助符合「永續」標準。
還有,綠建築標章必須達「銀級」以上等,綠建築標章共有五個等級,最優到合格依序是鑽石級、黃金級、銀級、銅級、合格級。如果要達到「銀級」以上,須符合汙水改善、水資源、綠化等指標,以水資源為例,像馬桶、廚房水龍頭的沖先量、水流量,都要達到一定標準。

金管會給胡蘿蔔 銀行精挑永續客戶
「永續經濟活動參考指引」第一版已在2022年底公布上路了,為何去年底公布的第二版會對不動產市場帶來綠色震撼?
知情人士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除了公布第二版外,金管會去年10月發布的第三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也首度將金融機構使用「永續經濟活動參考指引」情況,納入評鑑項目。
換言之,金管會未強制金融機構一定要採用這項永續認定指引,但給胡蘿蔔,提供誘因,有使用者,在永續金融評鑑時,會有加分效果。
徐千婷表示,透過評鑑項目,一方面可鼓勵銀行增加對符合永續指引的投融資金額,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銀行就永續指引中的標準,與放款或投資對象進行議合,由掌控金流的資金提供方,來引導企業從事真正的永續經濟活動。
知情人士表示,第三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評鑑的雖是去年的表現,但因評鑑指標在去年10月才公布,金融機構真正表現應該從今年開始。因此,採用永續經濟活動指引情況,授信客戶可能產生的影響,今年開始將愈來愈明顯。
一位公股銀行主管表示,銀行將會更重視客戶ESG的表現,優先支持符合永續標準的企業,並運用永續績效連結貸款,鼓勵企業減碳轉型,如果企業符合與銀行約定的永續目標時,可享有優惠利率。
甚至施加更大的壓力予高碳排產業,減少非綠色融資,以進一步推動企業落實永續轉型。不怕客戶因此流失嗎?一位大型行庫副總說:「不怕,因為等到以後範疇三開始強制揭露時,你不做的話,客人的碳排就變成你的碳排。」
第二,金管會考慮在今年底前公布的第四屆永續金融評鑑指標中,放入金融機構投融資及金融商品的永續占比。
以放款的永續占比為例,放款100元中,有30元是屬於符合永續認定指引中的永續標準,那麼銀行的放款永續占比就是30% ,比重愈高愈好。

內政部同步要求 營建業要做淨零
徐千婷表示,根據聯合國研究統計,建築與營建部門碳排大約占全球碳排放的40%左右,在減少碳排上扮重要角色。除了是碳排的主要來源外,不動產放款占我國銀行總放款比重也高達37%,因此,鼓勵金融機構與建築業者共同減少碳排放,是我國朝向2050淨零轉型的重要關鍵。
而不止金管會透過鼓勵金融機構採用永續經濟活動指引,透過銀行提供資金的誘因,促使建築業更符合永續標準,內政部對於各種建材也有符合永續的要求跟鼓勵,雙管齊下引導國內建築及營造業投入淨零建築發展。
延伸閱讀
對台灣來說,有愈來愈多的產業加入淨零行列,對於國家減碳自然是好事一樁,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面對建商動輒以ESG成本高,要漲房價,民眾只能無奈接受嗎?未來房市會有哪些變化,請繼續閱讀。房市碳風暴2/銀行熱衷綠色貸款 房地產一沾「綠建築」價格三級跳 綠風暴底下誰最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
共 0 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