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國際首航/「因為信任,所以放手」準.馬寇爾以音樂總監視角看 NSYO

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 圖片提供/國家交響樂團
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 圖片提供/國家交響樂團

本文共2157字

PAR表演藝術 文/李秋玫

2023年起,由國家交響樂團(NSO)主導成軍的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在短短時間的集訓及演出後,已獲得極高的評價。歷經去年兩度的辦理,今年暑假已經來到第3屆。為了拓展青年樂團名聲與眼界,NSYO由NSO音樂總監準・馬寇爾親自率領,以「夢響・巡禮」之名,在台灣進行巡迴演出後,更跨出國門,於新加坡及泰國展開演出,分別呈現室內樂與經典管絃樂作品。

在跨國巡演的過程中,NSYO所展現的不只是一個國家的音樂發展與培育現況,更是表現了各國人民對於藝術的重視程度和對音樂的熱愛。在這個專題中,讓我們隨著NSYO的腳步,前往新加坡和泰國,親身見證他們的成長和表現,並展望他們未來的發展與期待。

國家青年交響樂團(NSYO)從去年7月成立至今僅僅一年,是個極為年輕的樂團,但在NSO團隊的全力的協助下,成功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與國際的年輕音樂家,並且展現出耀眼的成果。樂團邁入第3屆,便在音樂總監準・馬寇爾的領軍下勇敢跨出國門展開巡演,回看這段期間,NSYO的成員們不僅在音樂技術上快速精進,更在團隊合作、個人表現及音樂素養上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成長。樂團的每一場演出、每一次排練都像是一場蛻變的儀式,讓年輕的音樂家們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極限。這些累積的成就,不僅為台灣的音樂教育寫下新頁,更成為國際舞台上交流合作的橋梁。

面對風雨,無畏前行

提及今年的巡演,馬寇爾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今年夏天,樂團在巡演途中遭遇了突如其來的颱風,原本安排好的行程被打亂,演出計畫一度面臨困境。然而,這次意外卻成為了樂團寶貴的成長契機。面對這場風雨的考驗時,所有學員不但沒有被突如其來的變故擊倒,反而選擇了堅守團隊,共同度過難關。NSO執行長郭玟岑回憶起當時情景,依然感動不已。她透露樂團調查學員是否要提前回家時,意外發現所有人都選擇留下來,「我們覺得是一個團隊,所以我們就開放給大家登記,發現所有人都不想回家,都想住在一起。」於是行政團隊緊急重新計畫,安排住宿,克服技術難題,這一切雖然辛苦,卻也讓團隊更緊密地連結在一起。

「演出不一定永遠都是簡單的,有時候你得要迎面而戰!也許事情會有轉變,也可能有難關,經過這些才能完成一場音樂會,所以這是很好的經驗。」馬寇爾相信,這樣的經驗遠比音樂課堂上學到的技術更為深刻。這次與颱風的「交鋒」不僅考驗了團員們的耐心與韌性,更讓他們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學會如何應對與適應。那段與風雨同行的日子,成為了大夥兒們最難忘的記憶,也讓彼此之間的羈絆更加深厚。

音樂之外的人生成長

NSYO的成員們,年齡層從14歲到25歲不等。這是人生中充滿探索與迷惘的階段,馬寇爾深知,在這樣的年紀,音樂之外的成長同樣重要。「尤其青少年是非常關鍵的年紀,在這個階段他們常感到困難、有不安全感,有太多問題不知道如何走,也不確定什麼才是好的,所以我們必須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確信自己可以進步。」馬寇爾的話語中充滿對年輕人的關愛與期許。他提到中提琴手許櫂安在上半場被賦予聲部首席的責任,她從最初的疑惑和不確定,到如今自信堅定地站在舞台上,引領整個聲部的演奏,這樣的蛻變不僅是音樂上的成就,更是她自我認同的建立。透過樂團的經歷,這些年輕人逐漸明白自己不僅僅是音樂家、是彼此支持的夥伴,也是彼此成長的見證者。

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成員們可以彼此交流,互相學習,馬寇爾認為這正是NSYO最珍貴的地方。「對學員而言,他們很容易交到朋友,不論同為台灣人或國際學生,而且在這段時間,他們也學習到用利用英文來建立人際關係的網絡有多重要。」音樂成為這些年輕人之間的橋梁,讓他們在音符的連結中找到共鳴,並在彼此的交流中不斷成長。

不只是音樂,更是人生態度

馬寇爾始終強調,NSYO的培育目標不僅是為了培養職業音樂家,更重要的是塑造這些年輕人在面對未來挑戰時的態度與心境。「團隊工作、個人技巧的訓練在這個年紀並不是導向職業音樂家的目標,而是心智的鍛鍊。我並不期待之後每位學生都變成音樂家,但我相信他們會將在這裡學到的精神帶到人生的每一個角落。」

選曲方面,馬寇爾特別考慮到學生們的多元需求和音樂的豐富性。他會選擇具有不同風格、時代背景的曲目,讓學生能在演奏中學習如何適應不同的音樂語言。「我們想要讓愈多學生擁有不同的演奏經驗愈好。所以樂團大都用到3至4管的編制。」他還不時與聲部首席與指導老師們討論,根據學生的能力與喜好來調整曲目,讓每一次的演出都成為一次新的啟發。

展望未來,成為台灣的文化大使

談到未來,馬寇爾充滿期待地希望能帶領NSYO走出台灣、走得更遠,甚至成為台灣的文化大使。「我們可以給年輕人重要的正向能量,去幫助孩子們的發展。當他們回家練習,會永遠想到在這裡所學,而得到更好的想像力及能量。」他期待著樂團的音樂能跨越國界,讓世界聽見台灣的聲音,並透過音樂建立起國際間的友誼與合作。

在馬寇爾的引領下,NSYO不僅僅是一支樂團,更是一個讓年輕人找到自我、激發潛能的舞台。這些年輕音樂家們帶著對音樂的熱情與對未來的希望,在一次次的演出中不斷成長。每一個音符都承載著他們的夢想,每一場演出都是他們勇敢面對挑戰的見證。而馬寇爾及整個行政團隊的信任與啟發,則是這段旅程中最耀眼的明燈,引領他們迎向更廣闊的未來。

※本文由《PAR表演藝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AR表演藝術

創立於1992年10月的《PAR表演藝術》,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人世界唯一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自2021年1月起轉型為雙月刊,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1年共7期。改版後的雜誌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圈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相關

news image

「我只不過是剛好學會怎麼翻譯宇宙語言的人」看國師唐綺陽如何靠一支手機和一張星盤 陪伴無數人走過低潮

By VERSE
news image

從信義戰場到大直前線 飯店老將陳孝慈如何再造維多麗亞?

news image

從明星到媽媽再回到鏡頭前 曾愷玹這次只演她自己

By Prestige Taiwan
news image

從 UCLA 到頂級涮涮鍋 橘色集團二代袁悅苓守住味道與溫暖的初心

news image

茶道不強求、不繁飾 如建築留白… 山隱建築創辦人何武賢從茶道看建築 打造當代禪意茶空間

By Tatler Taiwan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跟著董事長品美食!從萬華肉粥到新店紅油抄手 10碗地道台灣小吃勾起國巨陳泰銘的舌尖記憶

news image

從信義戰場到大直前線 飯店老將陳孝慈如何再造維多麗亞?

news image

打破標竿再樹立天花板!全新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 引領科技與豪華美學新境界

news image

Volkswagen 全新Tiguan 科技超越級距的德系樂活休旅

news image

不用充電的電動車!X-TRAIL e-POWER 搭載三大黑科技 體驗全新電驅魅力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