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474字
全球經濟尚未完全擺脫通膨、地緣政治和戰爭等不穩定因素影響,回顧2024年全球藝術品拍賣市場動向,整體波動的跡象相當明顯,國際上各家拍賣行似乎都有著銷售額下降的趨勢。不過,2024年的成績單雖不及往年亮眼,整體表現仍不致於過度低迷。同時也可以關注到,各拍賣公司為了因應利潤空間縮小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開始調整部門架構、縮減重疊業務,並積極導入線上拍賣、數位活動等成本相對較低且觸及面廣的營運模式,同時深耕私人洽購(Private Sales)來維持營收。
而本文將聚焦國際三大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蘇富比(Sotheby's)、富藝斯(Phillips)於2024年的重大拍賣與數據回顧,一同剖析當前的市場氛圍與未來可能走向。
私人洽購以及線上成交數據攀升
佳士得於上個月公佈了 2024 年的拍賣數據,執行長 Guillaume Cerutti 在記者會中表示,今年在藝術與奢侈品領域的預計銷售總額為 57 億美元,較去年的 62 億美元減少約 8%。即使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團隊仍在這樣的環境中堅守住最終成績,他形容 2024 年對佳士得而言「收穫頗豐」,並特別強調,整體成交率(按價值計)達 86%,槌價對最低估價的指數為 112%,每件拍品平均有 3.7 位競標者,這些關鍵指標都顯示了基礎面的穩健。
不過可以關注到,在 11 月的紐約藝術拍賣週中,佳士得的「20 世紀晚間拍賣」創下了 4.86 億美元的總成交額。逾 40% 的拍品最終成交價落在或低於估價下限,另有 12 件作品流拍。然而,此場拍賣仍有令人矚目的高價焦點,例如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雷尼・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1954 年的《光之帝國》(L'empire des lumières)系列,拍出 1.21 億美元,幾乎占整晚拍賣總額的四分之一,並刷新了馬格利特在拍賣市場的紀錄,同時也是今年度最高價拍品。
過去一年,馬格利特的作品在市場上雖不乏釋出機會,卻始終維持高價,且一件難求。此前馬格利特的拍賣紀錄是 2022 年在倫敦創下的 7,900 萬美元,同樣出自《光之帝國》系列。而在這場拍場中,前十高價中的作品,有四件皆為馬格利特的創作。其中包含另一幅 1956 年的版本,雖然尺幅較小、估價相對較低,但依舊以 1,880 萬美元成交,遠超 600 萬至 800 萬美元的預估區間。
佳士得於 2024 年 7 月所公佈的上半年(1–6 月)現場與線上拍賣收入僅 2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22%;2023 年上半年收入為 27 億美元,2022 年同期更高達 35 億美元,顯示兩年內已有 23% 的降幅。但是在私人洽購的數據中,今年成長了 41%,總額達 15 億美元,佔整體銷售額的 27%(去年為 12 億美元)。
從區域表現來看,美洲市場佔了佳士得全球拍賣營收的 42%,其中 20 與 21 世紀藝術的新買家數年增 18%。值得注意的是,該地區超過四分之一的買家與競標者為「千禧世代或更年輕」,再加上佳士得約有 30% 的客戶年齡在 43 歲以下,或許也能解釋為何今年多達 81% 的出價是透過網路完成。至於倫敦地區,競標者與買家數量分別增加了 15%,新買家成長幅度更達 29%。
蘇富比開始擴大不同範圍的業務
相較於佳士得,蘇富比2024年的發展或許是略顯動盪的。雖然他們尚未正式公佈全年營收,但蘇富比發言人曾坦言其數字約落在 60 億美元,較 2023 年的 79 億美元減少近 25%。此一下滑也讓人關注蘇富比如何迅速回應市場變化。
首先是他們在去年 2 月提出全新的收費模式,將「標準化」賣方傭金,例如拍品落槌價 50 萬美元抽 10%;若拍品估價高於 500 萬美元,則免收賣方佣金。買方佣金則為落槌價 600 萬美元以下抽 20%,600 萬美元以上降至 10%。蘇富比當時希望藉此簡化傳統「量身訂作(bespoke)」的佣金談判過程,讓賣家把焦點放在拍賣策略與作品價格上。然而,新制度實施僅數月,市場反應並不如預期理想。
因此就在 2024 年 12 月,蘇富比發佈新聞稿,宣布將放棄年初推出的「標準化」收費模式,重新回到依據每件拍品與賣家情況量身訂作的賣方佣金方式。買方佣金則改為依拍品價值而定,介於落槌價的 15% 至 27%。
然而,即使整體市場面臨挑戰,蘇富比在 2024 年仍有幾場矚目交易。可以關注到五月份在紐約舉行的現代藝術晚間拍賣,英國超現實主義女性藝術家李奧諾拉·卡林頓(Leonora Carrington,1917-2011)於1945年創作的蛋彩畫〈Les Distractions de Dagobert〉為最大亮點之一,其以2,850萬美元(含佣金)成交,創下這位藝術家的拍賣新紀錄。
年底最吸睛的新聞,莫過於義大利藝術家卡泰蘭以一根香蕉與銀色膠帶創作的《喜劇演員(Comedian)》。它最初在 2019 年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曝光,首度售出時就以 12 萬美元引發話題。時隔五年再次登場,由中國出生、旅居紐約的加密貨幣企業家賈斯汀·孫(Justin Sun)投得。成交後短短幾分鐘,他就在 社群媒體 X 上宣布自己吞下了香蕉,以象徵它在藝術史與流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面對近期市場波動,蘇富比也採取積極調整營運方向的策略。上個月,蘇富比釋出裁員消息,並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布局,且早在 2023 年於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註冊成立分公司,計畫於 2025 年 2 月在當地舉行首場國際拍賣。同時與波斯灣沿海國家的合作也愈發密切:今年 8 月,阿布達比投資控股公司 ADQ 收購了蘇富比部分股份,並與蘇富比主要股東帕特里克‧德拉希(Patrick Drahi)共同向蘇富比注資約 10 億美元,進一步增強了該拍賣行在當地的影響力。
蘇富比亦嘗試在不同區域展開新的展演空間。包含像是今年七月於香港中環置地遮打(Landmark Chater)創新旗艦藝廊;在巴黎則啟用了橫跨五層樓、樓面積達 10,800 平方英尺的新展館。蘇富比亞洲區董事總經理洛嘉熙(Nathan Drahi)表示,今年 5 月在紐約舉行的拍賣會上,超過三分之一的買家來自亞洲,且不少「非常非常高」的出價都由中國藏家開出。整體而言,中國買家約佔該區域客戶的 80%,足見中國市場的潛力仍不容小覷。
趨於「審慎」的市場環境以中價位拍品領銜
2024 年富藝斯面臨的最大挑戰無疑是高層的人事動盪。首先先是宣布曾擔任該公司首席法律長(Chief Legal Officer)的馬丁·威爾森(Martin Wilson),獲任命為新任首席執行長(CEO),接替同時擔任 CEO 與執行董事長並已在富藝斯服務十年的艾德·多爾曼(Ed Dolman)。多爾曼則預計於今年 5 月轉任顧問。
此番人事異動同時牽動副 CEO 阿曼達·洛·亞柯諾(Amanda Lo Iacono)的去留。她在富藝斯已有八年資歷,但擔任副 CEO 不到一年,便於 2024 年 12 月離職。洛·亞柯諾之所以出任副 CEO,源於前任 CEO 兼佳士得舊部史蒂芬·布魯克斯(Stephen Brooks)在上任兩年多後突然離職,造成該職位空缺。
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1982 的〈Untitled (ELMAR)〉為富藝斯 2024 成交最高價作品。該件作品出現於 5 月份紐約(Phillips New York)拍賣週的專場當中,富藝斯於該專場 13 件附第三方保證的拍品之一。然而,此件作品最終僅以 4,020 萬美元落槌,加上佣金後,最終成交價為 4,650 萬美元,低於 6,000 萬美元的高估價。而該次拍場的多數作品成交價皆落槌在預估價之中,總體業績並無特別突出表現,但售出率約有 92%,其表現算是穩定成長。
在 11 月份富藝斯紐約的現代和當代晚間拍賣專場當中,含傭金後的成交額達 5,410 萬美元,比去年同月 7,000 萬美元的銷售額下降了 23%。而他們在 2022 年至 2023 年銷售額下降了 15%。亞柯諾認為,雖然全球大環境影響了高端市場、價值數千萬美元的拍品,但主要落在 30 萬至 500 萬美元之間的「中層拍品」──也是富藝斯主要的經營區間。
她進一步分析,與疫情期間相比,如今的買家普遍更為「謹慎」。尤其是當初在疫情階段備受藏家關注、被歸類為「超當代」的作品,如今在拍賣市場上雖不若先前熱絡,但其實成交量仍在,只是分散到日間拍賣、私人洽購或展銷會等各種渠道。整體而言,「超當代」藝術家在全球拍賣市場中的佔比仍維持在約 25%,而疫情前則約為 18%。
總結
然而,雖然根據國際拍賣行的數據顯示,其總營收皆出現下滑,但並未陷入崩跌,反而是在拍品來源與成交結構上出現轉變。例如,過去兩年引發話題的數千萬到上億美元高價拍品,今年明顯減少。買家與賣家都採取觀望態度,導致此區塊成交量萎縮。反觀,價位約在數十萬至數百萬美元之間的中階價位的拍品反而有更活躍的買氣。
同時,在《巴塞爾藝術展及瑞銀集團全球收藏調查報告》指出,今年整體藝術市場花費雖下降了 32%,但交易量卻是增加的,其意味著有更多買家進場,只是金額不再只是集中於頂尖拍品,而是逐步擴散到更多藝術家與不同價位區間的藝術作品。
回顧 2024 年多件高價拍品,不難發現它們大多在預估價範圍內成交,或是透過第三方擔保完成交易。以 2024 年 5 月在紐約佳士得舉行的拍賣為例,梵谷的〈有繁花與蝴蝶的花園一角〉(Coin de Jardin avec Papillons)估價落在 2,800 萬至 3,500 萬美元,最終以 3,300 萬美元並附第三方擔保售出。到了 11 月的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美國知名美髮與美容品牌 Matrix Essentials Inc. 的共同創辦人西德爾·米勒(Sydell Miller)釋出重要藏品,其中莫內的〈睡蓮〉(Nymphéas,1914–17)預估價為 6,000 萬美元,實際成交則達 6,550 萬美元。
至於去年 11 月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的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作品〈無題(藍色與黃色)〉,不僅是羅斯科的重要代表作首次於亞洲拍賣亮相,預估價亦達 2,900 萬至 3,500 萬美元,最終以 3,250 萬美元、附第三方擔保成交。然而,這件作品在 2015 年於紐約蘇富比曾拍得 4,640 萬美元,此次售價相較之下約虧損 30%。
總體來看,2024 年的藝術市場明顯回歸理性。對比 2022、2023 年時「高額專拍」不斷刷新的盛況,今年受到全球政治與經濟環境動盪的影響,整體市場氛圍相對謹慎。許多優質頂級拍品因藏家擔憂未來行情而選擇持有,使得可供拍賣的高端作品供給減少。同時,收藏家若要「出售」頂尖藏品,也往往在估價與釋出時更為保守,小心評估市場走向。
※本文由《非池中藝術網》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非池中藝術網
追隨著藝術的腳步,分享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希望提供給台灣社會想認識藝術、知道國內外藝術大事的朋友,一個最完善的新聞媒體頻道、資訊分享平台!推動藝術生活化,讓每個人的生活都可以受到美的澆灌。熱門
堪稱日月潭頂級酒店天花板!斥資15億重新打造、草間彌生大南瓜坐鎮大廳 感受漢來日月行館融入自然的尊享奢華
全新世代 BMW 530i M Sport 優雅與運動風格兼備的旗艦座駕
2025春節年菜大比拚!6家頂級飯店餐廳手路菜熱鬧上桌 不出門就能享受星級圍爐饗宴
名勝世界壹號郵輪、寰宇精品河輪、亞果總裁行館別墅堪稱2024最強3大記憶點 2025繼續夯下去!
飛杜拜搭名勝世界壹號郵輪!逛街購物高爾夫、衝沙丘騎駱駝賞野生動物 一次摘下杜拜幾個世界第一
看更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