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所有令人屏息的」揭幕:匯聚83組藝術作品 聚焦全球化帶來的衝擊

本文共786字

經濟日報 撰文/孫曼

第9屆亞洲藝術雙年展(簡稱亞雙展)以「所有令人屏息的」(How to Hold Your Breath)為主軸,自即日起至2025年3月2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登場。共匯聚來自東亞、中亞、西亞,以及太平洋地區20餘國,共35組多元背景的藝術家,共展出83件作品,含19件全新創作,作品涵蓋聲響、錄像、攝影、繪畫、雕塑和裝置藝術等多重領域素材。

丹羽良德,〈維持生存而不得不進行的工作〉(新代),2019/2024,2024亞...
丹羽良德,〈維持生存而不得不進行的工作〉(新代),2019/2024,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本屆亞雙展的國際策展團隊,由臺灣獨立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邀請常駐法國的亞美尼亞策展人兼編輯安妮戴維狄安(Anne Davidian)、菲律賓藝術家兼研究員墨夫艾斯賓納(Merv Espina)、常駐新加坡的南韓策展人金海主(Haeju Kim),以及工作於土耳其與法國的策展人兼作家艾斯莉西文(Asli Seven)共同組成。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反轉英文諺語「別屏息以待」(don't hold your breath)所指「別期望改變很快就會發生」的原意,藉此暗示著潛在的希望,聚焦受到全球資本主義影響下之文化與地理的遷徙。將「屏息」視為重新想像世界的一種方式,喚起人們在崩解之中重構關係的潛能。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放映計畫作品:〈扁豆圓餅的流散〉/馮理查,2012年。 圖...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放映計畫作品:〈扁豆圓餅的流散〉/馮理查,2012年。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努爾阿布拉菲,〈難道我是博物館中的永存展品嗎〉,2018,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
努爾阿布拉菲,〈難道我是博物館中的永存展品嗎〉,2018,影像截圖。 圖/藝術家提供

展期間亦將推出豐富的公眾活動與策展主題相互呼應,包含:以「循環」(circularity)為概念的多場實驗演出,由繞圓行走、旋轉舞動、音樂循環播放等元素構成;還有一系列藝術家座,議題涵蓋流離失所、想像中的未來和反烏托邦等,並將自12月21日起展開放映計畫「吐納之間」(How Breath Moves),集結8部藝術手法迥異的作品,分為四個主題單元探討呼吸作為一種集體電影裝置,包括「勞動遷移」(Displacement by Labor)、「誰是檔案所有者」(Who Owns the Archive)、「生與死」(Bridging Life/Death),以及「轉譯/變形」(Translation/Distortion)。

李宇城,〈炎熱的風〉,2024。 圖/藝術家提供
李宇城,〈炎熱的風〉,2024。 圖/藝術家提供

武雨濛,〈彩雲橋〉,2023,空廊收藏,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 圖/國...
武雨濛,〈彩雲橋〉,2023,空廊收藏,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展覽現場。 圖/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相關

news image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穿越光與歐陸山海 在風景與凝視之間的實驗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當青年文學躍然舞台 展開想像力、成長與靈魂交會的三場對話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藏購野獸派藝術家馬蒂斯作品 梳理呈現梵谷對同期與後世藝術家的風格影響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當哈利波特成為父親…《被詛咒的孩子》東京現場直擊 看哈利波特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尊重?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故宮北院第二展覽館重啟!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莫內、梵谷、馬諦斯等大師81幅真跡齊聚一堂

By VERSE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跟著董事長品美食!從萬華肉粥到新店紅油抄手 10碗地道台灣小吃勾起國巨陳泰銘的舌尖記憶

news image

從信義戰場到大直前線 飯店老將陳孝慈如何再造維多麗亞?

news image

打破標竿再樹立天花板!全新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 引領科技與豪華美學新境界

news image

Volkswagen 全新Tiguan 科技超越級距的德系樂活休旅

news image

不用充電的電動車!X-TRAIL e-POWER 搭載三大黑科技 體驗全新電驅魅力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