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面對極右勢力崛起 左派藝文人士自亂陣腳?

「亞維儂之夜」中,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羅提吉斯對與會群眾發表談話。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攝影
「亞維儂之夜」中,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羅提吉斯對與會群眾發表談話。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攝影

本文共1474字

PAR表演藝術 文/王世偉

6月初歐洲議會選舉結果震撼法國。極右政黨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大勝執政黨,成為全國最大黨,迫使總統馬克宏宣布解散國會。儘管4週後國會改選,執政黨和左派聯盟——新人民陣線(Front populaire)成功聯手阻擋極右勢力,法國政壇仍面臨三黨不過半的憲政僵局,讓社會陷入前所未有的焦慮風暴。

文化界的隱憂

極右勢力攀升讓法國文化界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之中。大部分藝文人士都擔心極右黨執政,將大幅削減文化預算,且會取消「演藝人員接案工作的補助」(Intermittence du spectacle)。這種政治干預藝術的現象,已在極右派掌權的城市中出現:文化局放棄長期經營,變得短視近利,只舉辦毫無創新的民俗節慶或娛樂活動。甚至有某些市長在文化機構中安插親友,以意識形態審查演出內容。6月中起,法國各大城市陸續爆發藝文人士抗議極右派的示威浪潮,甚至延燒到亞維儂藝術節。

「沒有文化民主,就沒有民主文化」

儘管才剛開幕就遭遇藝術家挑戰言論自由的風波(註1),亞維儂藝術節總監羅提吉斯(Tiago Rodrigues)聲明絕不屈從極右派政權,若不幸其執政,他會不惜一切代價,讓藝術節營運遠離政治干預。在市政府支持下,官方與非官方藝術節(Avignon OFF)攜手合作,邀請藝文團體、地方社團、演藝工會與2000名民眾,在教皇宮共度「亞維儂之夜」。7月5日凌晨1點,編舞家夏瑪茲(Boris Charmatz)率領50位專業舞者與一般民眾齊舞,重新演繹鄧肯(Isadora Duncan)謳歌蘇聯十月革命的經典舞作。隨後,他更強調,移民並非是歐洲社經危機的代罪羔羊,反而是多元文化的發展根基。整晚,偌大的教皇宮舞台上,演員、歌手、導演、政治人物、場館或機構代表、社會志工紛紛慷慨陳詞,透過演奏、朗誦、舞動、宣言道頌法國近百年來抵抗法西斯主義的努力。整場晚會持續到早上6點,希望用文化能量推動星火燎原的效力。

「亞維儂之夜」中,偌大的教皇宮舞台上,各方人士慷慨陳詞,透過演奏、朗誦、舞動、宣...
「亞維儂之夜」中,偌大的教皇宮舞台上,各方人士慷慨陳詞,透過演奏、朗誦、舞動、宣言道頌法國近百年來抵抗法西斯主義的努力。 圖片提供/國家兩廳院,Christophe Raynaud de Lage攝影

痛心疾首的警告

不同於互相砥礪,陽光劇團創辦人莫虛金(Ariane Mnouchkine)則以嚴厲的口吻,強調極右派勢力一旦掌權,藝術家將面臨道德兩難,成為邪惡的幫傭。她並檢討文化界長期忽略極右派勢力:「我們左派文化人要負部分責任。我們讓人民失望、拒絕傾聽他們的恐懼與焦慮,又認為他們錯了、被誤導,甚至愚蠢、不可教化。我們因缺乏想像力,侮辱了三分之一的法國人。想像力應該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沒有想像力,就沒有同情心(…)我不再確定藝術家的集體發聲是否有效。一些同胞已厭倦我們恐懼、自戀、蒙蔽自我且無能為力的小圈圈文化。(註2)」

法國劇場界大老的沉痛呼籲卻引發某些藝術家的反彈。他們指責莫虛金忽略某些人的長期努力,並批評她才是權力鬥爭的始作俑者。大敵當前之際,法國左派的藝文人士已自亂陣腳。除了集體倡議,文化界究竟還有何種政治實力能撼動社會,還是得痛定思痛,走出抱團取暖的同溫層?

註:

1.西班牙女導演利德爾(Angélica Liddell)在新作《Dämon》中,於教皇宮舞台上公開質問並羞辱曾批評過她的劇評,強調評論沒有辦法干預創作自由。

2.Ariane Mnouchkine: « A quel moment doit-on cesser de faire du théâtre sous un gouvernement RN ?» in Libération, propos recueillis par Anne Diatkine, le 12 juin 2024.

※本文由《PAR表演藝術》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PAR表演藝術

創立於1992年10月的《PAR表演藝術》,由國家兩廳院發行,為華人世界唯一結合人文與表演藝術評介的期刊。自2021年1月起轉型為雙月刊,單月出刊,12月出版特刊,1年共7期。改版後的雜誌將視角拉回台灣,放眼亞洲,挖掘更多屬於表演藝術圈產業生態、幕後故事及更多有趣的專業門道,讓您貼近表演藝術的台前與幕後。

相關

news image

威廉・透納特展《崇高的迴響》:穿越光與歐陸山海 在風景與凝視之間的實驗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當青年文學躍然舞台 展開想像力、成長與靈魂交會的三場對話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藏購野獸派藝術家馬蒂斯作品 梳理呈現梵谷對同期與後世藝術家的風格影響

By 非池中藝術網
news image

當哈利波特成為父親…《被詛咒的孩子》東京現場直擊 看哈利波特如何在親子關係中學會尊重?

By PAR表演藝術
news image

故宮北院第二展覽館重啟!從印象派到現代主義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莫內、梵谷、馬諦斯等大師81幅真跡齊聚一堂

By VERSE

看更多

熱門

news image

跟著董事長品美食!從萬華肉粥到新店紅油抄手 10碗地道台灣小吃勾起國巨陳泰銘的舌尖記憶

news image

從信義戰場到大直前線 飯店老將陳孝慈如何再造維多麗亞?

news image

打破標竿再樹立天花板!全新 BMW iX 豪華純電旗艦休旅 引領科技與豪華美學新境界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