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只有這種狀況 各方才可能真正致力於對抗氣候變遷

聯合國氣候大會一屆開過一屆,氣候變遷造成的傷害愈來愈明顯,但地球氣溫仍不斷向上升,2024年可能是全球增溫首次超過工業化前平均氣溫攝氏1.5度的一年。各國政府在2015年巴黎協定的承諾,眼看就要被打破。美聯社
聯合國氣候大會一屆開過一屆,氣候變遷造成的傷害愈來愈明顯,但地球氣溫仍不斷向上升,2024年可能是全球增溫首次超過工業化前平均氣溫攝氏1.5度的一年。各國政府在2015年巴黎協定的承諾,眼看就要被打破。美聯社

本文共1008字

經濟日報 編譯吳孟真/綜合外電

儘管全球暖化帶來的風險日益顯著,大家也都知道可以如何降低相關風險,不過對氣候危機的回應為何至今依然如此不切實際?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克拉克(Pilita Clark)或許找到了一些答案。

克拉克撰文寫道,在《我們如何出賣未來:對抗氣候變遷的失敗》(暫譯,How We Sold Our Future: The Failure to Fight Climate Change)一書中,作者貝克特(Jens Beckert)認為,是當代生活的基本特質,讓人無法對地球未來的健康提出任何解方。這些特質包含:現代資本主義、自由民主制度,以及人們對消費的依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廉航提高檔次 將新增衣著限制
下一篇
美打貿易戰 恐掀全球通膨巨浪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udn 討論區

規範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經濟日報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經濟日報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經濟日報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500字以內,目前輸入 0


0 則回應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