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言不烦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的12个要点

先行指标如戴安全帽比例预示安全事故发生率,滞后指标如事故数量反映既定事实。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先行指标用于预测,如测试投入占比预测缺陷逃逸率,而滞后指标用于结果记录。管理中应配套使用,先行指标指导行动,滞后指标评估成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先行指标(leading indicator)是在结果发生之前对结果具有预测作用的度量数据,又称为超前指标、预测性指标、先导指标、领先指标、行为指标、过程指标等。滞后指标(lagging indicator)是对最终结果的度量数据,反映的是既成事实,不可改变,又称为结果性指标、落后指标等。

对两类指标举例说明如下:

管理目标

先行指标

滞后指标

降低安全事故数量

在工地上戴安全帽的人员比例

工地上发生事故的人员比率

提高订单数量

陌生拜访的电话数量

销售订单个数

提高销售命中率

业务员经验教训的条目数

投标的成功率

提高客户满意度

员工专业度与工作激情

客户满意度度

提高学习成绩

每天阅读量

作文成绩

提升围棋水平

每天死活题数量

围棋段位

确保项目按期完工

每周任务完成百分比

项目工期偏差

提高产品质量

测试与评审投入的工作量占比

缺陷逃逸率

.......

.......

......

可以从如下12个要点来理解这两类指标的关系:

1 先行指标可以用来预测滞后指标的数值,但是先行指标未必为一定准确反应滞后指标。

2 一个滞后指标可能有多个先行指标进行预测。

3 先行指标度量了原因,滞后指标度量了结果,二者之间存在因果链。

4 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具有相对性,A是B的先行指标,B是A的滞后指标,B可以是C的先行指标。

5 先行指标可以分为阶段成果指标与重要行为指标。如每周任务完成比相对于项目工期偏差就是阶段成果指标,测试投入的工作量占比相对于缺陷逃逸率就是重要行为指标。前者可以采用价值流分析识别之,后者可以采用相关性分析识别之。

6 先行指标先发生,滞后指标后发生。

7 先行指标难度量易控制,滞后指标易度量难控制。

8 先行指标用来预测变化,滞后指标用来记录变化的结果。

9 基于先行指标的预测进行决策,采取控制措施。基于滞后指标进行回顾反思。

10 先行指标适合于每天或每周跟踪,滞后指标适合于每月或每季度跟踪。

11 先行指标教会你怎样去完成目标,滞后指标告诉你是否完成了目标;

12先行指标与滞后指标要配套使用,不可偏颇,滞后指标定方向,先行指标定措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