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分拆捷氢科技登陆科创板,氢技术路线会成汽车产业主流吗��?

上汽分拆捷氢科技登陆科创板,氢技术路线会成汽车产业主流吗��?
2021-11-27 20:14:20 车事小说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上市预案公告内容显示,截至目前,上汽集团直��?/间接持有捷氢科技68.3011%的股权,为捷氢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

图片来源:车事小��?/��?

文|车事小说 无花��?

11��?26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拟分拆旗下子公司——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捷氢科技”)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这也是交通领域氢技术路线推出多年来,迎来的一次重大利好��?

据捷氢科技官网介绍,该公司成立��?2018��?6��?27日,致力于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其核心团队来自“燃料电��?+量产汽车”等专业背景,具有资深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整车开发及应用经验��?

在产品端��?捷氢科技为行业提供燃料电池产品及工程服务,已完成多款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系统的产品开发,功率涵盖6kW~230kW,并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轻型客车、城市客车、公路客车、轻中重型卡车、机车、叉车、拖车等领域��?

2021��?5月,捷氢科技上海新园区投入运营,园区拥有研发办公、测试验证、生产制造、氢气供应四大功能,产线覆盖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系统全系列产品��?

据上汽集团发布公告显示,截至本预案公告日,该公司直接持有捷氢科技4.6211%的股权,并直接持有上柴股��?47.99%的股份,间接合计持有常州创发100%的股权。因此,上汽集团合计直接/间接持有捷氢科技68.3011%的股权,为捷氢科技的间接控股股东。本次拆分发行完成之后,上汽集团对捷氢科技仍拥有控制权��?

配图来源:捷氢科技

在汽车产业转型进程中,已然在全球市场形成了以“纯电动”为主的技术路线,甚至直接跨越了混动阶段。随着车用动力电池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当前,纯电动汽车不仅续航里程已经大幅提升。眼下,主流车型续航里程普遍已超��?600公里,甚至已经有个别品牌的纯电车型宣布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

在这场汽车产业大变革中,不置可否,纯电动技术路线已然成为了全球乘用车市场默认的主流技术路线��?同样以清洁能源作为“卖点”的氢能汽车是否还有生存空间��?

事实上,从全球市场来看,当前仍在坚持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唯有日系和韩系品牌。主要为丰田汽车和现代汽车。且两个品牌占据了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超过九成的市场份额。其中,现代汽车��?51.2%,丰田汽车占40.1%��?

从全球规模来看,氢燃料电池技术路线距离成为主流技术路线还有着较大差距��?据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在今��?9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1-7月,全球氢燃料电池车销量虽然增长了2倍,甚至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销量,但其规模仍仅��?1万辆��?

相比丰田和现代,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则主要集中在了商用车领域,乘用车市场几乎为零。这主要是因为,成本和配套设施制约着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汽车推广��?

对此,法国思迈汽车信息咨询公司(JHS Automotive)曾直言,由于造价成本以及基础设施等问题,即便��?2027年,氢燃料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不足0.1%��?

据了解,丰田2022��?Mirai(配置|询价)基础车型起售价为50525美元;上��?大��?EUNIQ 7两个版本的售价分别为:豪华版29.98万元,旗舰版39.98万元��?

相比价格因素,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最大的障碍在于配套设施的严重缺乏。据统计显示,截��?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累计已经建成的加氢站数量仅为118座。其中,投入运营使用��?101座��?

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是围绕加氢站周边进行固定路线运营,否则氢燃料电池汽车将寸步难行。此外,从使用角度来说,氢燃料电池汽车当前完全没有便利性可言。以上海为例,或许是考虑到安全因素,几乎所有加氢站都建设在了远离市区的偏远郊外��?

虽然上海《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计划》提出,��?2023年上海市将建��?100座加氢站。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对推广普及氢燃料电池汽车来说仍然杯水车薪��?

据乘联会销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份,上汽大通EUNIQ 7累计仅生��?12辆,累计销��?0辆��?

即便如此,还是有车企��?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抱有希望。长城汽车也是其中之一��?

今年3��?29日,长城汽车正式对外发布氢能战略。该战略涵盖了“制-��?-��?-��?-应用”一体化供应��?生态,同时推出一套国际领先的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氢柠技术��?

据长��?未势能源董事长张天羽表示:“今年,长城汽车将推出全球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在全球率先完��?100��?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2022年,首支乘用车服务车队将出现在冬奥会的舞台上��?2023年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此外,长城汽车将再投��?30亿元用于氢能领域研发,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

图片来源:长城汽��?

车企不放弃氢能汽车市场,一方面,氢能目前是国家支持技术路线之一;另一方面,虽然在乘用车市场可发挥空间很窄,但在商用车市场氢能潜力巨大。事实上,倘若高速沿线加氢站等配套设施一旦健全,氢能商用车仍将大有可为��?

此外,基于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资本市场关注对象,氢燃料汽车市场自然也就成为资本市场“新故事”核心。这也是上汽集团选择此时��?捷氢科技分拆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动因之一��?

可以预见的是,作为新能源汽车大板块的一个补充,捷氢科技成功实现IPO过后也将成为资本市场下一个风向标。氢能汽车领域也还将迎来多个“捷氢科技”。但作为纯电动汽车市场一个补充,氢能汽车的主要阵地将仅局限于商用车市场��?

———��? / END / ———��?

|车事小说�? AutoNovel  原创文章��?

新浪汽车公众��?
新浪汽车公众��?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

更多>>

购车帮帮��?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