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 UAM 商业潜力研究报告》全面剖析了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发展态势,主要内容如下。
一、UAM 概述
定义与范围:UAM 是先进空中交通(AAM)的重要组成,利用低空空域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实现城市及周边人员与货物的高效、环保运输,涵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等多环节。其狭义聚焦未来低空交通运输,广义包含农林植保等多场景。
试点与政策:合肥、杭州等 6 城在 600 米以下空域开展试点,《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等政策为其提供支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 (2024-2030 年)》明确 2027 年实现商业运行目标。
驱动因素:能应对大城市极端通勤问题(超 1400 万人承受 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缓解地面拥堵,且被纳入国家战略,获政策与资金支持(省级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 10-30 亿元)。
二、UAM 产业链与主要玩家
产业链构成:涵盖飞行器研发制造、基础设施、空管系统等,飞行器成本中驱动系统占比 40%,主体结构、飞控系统等紧随其后。
主要玩家:分航空系(国外为主,在空域整合、适航标准上有优势)和新能源车系(国内为主,供应链重合度高,利于 C 端拓展)。
基建现状与模式:目前推广基础不足,面临监管复杂、成本高等问题。政企合作有政府投资运维、合资创办企业、企业运维三种模式,平阴县项目为实践提供参考。
三、UAM 应用场景与市场规模
狭义场景:G 端聚焦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需应对随机性与高峰性;B 端包括长途运输、城市配送等,注重经济性与稳定性;C 端涉及私人及无障碍出行,依赖技术成熟与安全保障。
广义场景:未来 10 年安防监控(2034 年规模 2272 亿元,年均增速 30.63%)、农林植保(1515 亿元,18.35%)等领先,各场景均有技术痛点,需针对性建设基础设施。
四、优秀案例
昂际航电:为 C919 提供航电系统,子公司昂际智航专注低空航空器航电与飞控解决方案,产品具备轻量、灵活、可靠等优势。
钧联电子:以 SiC 电控电驱技术布局 eVTOL 领域,获多家企业项目定点,拥有全链条自研与量产能力。
五、发展趋势
商业落地逻辑:基于政策、技术、基建共振,安全性(核心)、普适性、经济性是关键。
渐进式发展:低空智能网联系统分三阶段演进,商业化按 G 端(短期)、B 端(中期)、C 端(远期)顺序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