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現代常見的代謝疾病,與飲食不節、運動不足及肥胖息息相關。西醫認為脂肪肝是因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進而影響肝功能,嚴重者甚至可能發展為肝纖維化或肝硬化。中醫觀點,脂肪肝的成因多與「痰濕內蘊、氣滯血瘀」有關,影響脾胃運化,進一步造成肝氣鬱結,形成脂肪堆積。
飲食清淡 適度運動
在日常調養上,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與加工食品,減少油炸、甜點及高熱量食物,多攝取蔬菜與五穀雜糧,以助脾胃運化。適度運動如快走、太極拳、游泳,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與脂肪代謝。情緒管理相當重要,壓力大易使肝氣鬱結,透過深呼吸或聆聽音樂放鬆心情,有助於肝臟健康。睡覺前熱敷右上腹,促進肝臟循環,有助肝臟健康。
脂肪肝早期不一定有明顯症狀,但長期未改善,恐進一步發展為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中醫調理脂肪肝,不僅關注肝臟本身,更重視整體體質改善,透過辨證施治,搭配生活調養,有助於降低脂肪肝風險,促進肝臟健康。
脂肪肝常見證型
1.脾虛痰濕型
症狀:身體沉重易倦、腹部肥胖、食欲不振、大便黏膩、舌苔白厚膩
治療原則:健脾祛濕、化痰降脂
常用中藥:茯苓、白朮、陳皮、澤瀉、薏苡仁
2.肝鬱氣滯型
症狀:情緒起伏大、焦慮或憂鬱、肋部悶脹不適、食慾不穩定、舌質紅暗、苔薄白或黃
治療原則: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常用中藥:柴胡、香附、川楝子、枳殼、鬱金
3.瘀血阻滯型
症狀:腹部悶脹、隱痛,皮膚暗沉、易出現瘀斑、舌質紫暗、舌下絡脈明顯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通絡降脂
常用中藥:丹參、赤芍、桃仁、紅花、三七
‧50歲婦堅持「15年天天吃相同早餐」黃金組合減重又省時
‧花椰菜水煮汆燙很NG?蔬果業者曝更優料理法完整保留維生素C
‧24歲女盼四十歲退休「早餐只花20元」存下300萬 超省計畫曝光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