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煽起的英國輿論戰:保守黨跟風醜態,工黨首相趁機反擊
2025年第一週,世界首富、社群網站X經營者馬斯克(Elon Musk)發出一則又一則貼文,越洋攻擊英國政府。
馬斯克以拔山倒樹之姿,強勢佔據英國媒體版面,而最大反對黨保守黨新任領導人巴德諾赫(Kemi Badenoch)選擇附和他的攻擊,企圖跟風。不料,馬斯克雖然很能博取注意力,但英國多數民眾對他的立場和風格並不買帳,民調顯示過去兩年都只有2成英國民眾對他有好感,對他有惡感的比率目前高達6成以上。於此同時,馬斯克所開啟的議題上,保守黨的紀錄也未必經得起檢驗,發揮空間有限,更讓保守黨自始就很難透過這波聲量加分。
相對地,被馬斯克直接點名攻擊的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雖然決定駁斥了他的說法,但由於保守黨全面「參戰」,施凱爾也不讓焦點集中在自己和馬斯克的單挑,反而能檢討真正的競爭對手,搶占道德高地,不斷反問跟風的保守黨怎麼可以為了博取注意力而不擇手段。
社群網站有能力讓一個議題成為焦點,但要用什麼切角回應這個議題,卻是政治人物可以選擇的。保守黨的例子正顯示,跟著聲量、跟著網紅走,未必總是政治人物最好的選擇。
▌當性暴力調查成為政治議題
這場新年社群風波的起因是一系列真實發生的慘案,但同時也是10幾年前的舊案。
2011年起,檢察官於英格蘭各地偵破多起集團性暴力案件,在數個城鎮都發現由巴基斯坦裔男性主導的幫派,犯下集體強暴、販運未成年女性,利用酒精、毒品、情感操縱等手段等引誘並控制受害人等罪行。幾間主要媒體(特別是《泰晤士報》和BBC)亦跟進追蹤調查報導,找到更多案例,發現這批巴基斯坦裔男性為主幹的幫派至少造成1,400名女性遇害。
此系列案件當時引發社會高度關注,除了媒體和檢察官以外,中央政府、國會委員會、地方政府、民間機構等都投入調查。眾多調查報告中,最具指標性的是一份歷時近8年終於完成的大型政府調查,由兒童受害者保護專家、社工教授傑伊(Alexis Jay)擔任召集人,統整當時全國發生的各類型兒少性剝削案件,蒐集將近700位受害者證詞,並提出20項具體政策建議。該報告於2022年正式發表,但保守黨政府並未著手實行當中的任何建議,等到2024年年中,工黨政府上任後才開始立法工作,宣示將完整落實這20項政策建議。
到了2025年1月,身在美國的馬斯克突然發現這些案件。馬斯克之所以會發現,應該是因為一則較小的新聞:當年案發地點之一的Oldham地方政府建議中央再召集一次全國性研究調查,但負責相關業務的部長菲利普斯(Jess Philips)認為,上份報告於2022年才剛出版,中央政府當前應該去執行該報告的建議,若地方政府認為有必要可以自行再做調查。風波發生後,傑伊本人也公開表態,認為案件相關的諮詢、研究已經夠多了,此刻重點應該放在執行之上。
然而,此事件卻完美符合反伊斯蘭極右翼的兩大敘事:穆斯林的價值無法融入西方,而菁英們陰謀壓制相關討論。2024年底,這則新聞被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分享,這位上任40餘日就被自家議員掃地出門、近來常出沒於美國右翼社群的前首相發文又被馬斯克看見。馬斯克隨即大量發文,批評此案反映了移民帶來暴力,而左翼政府刻意掩蓋。他抨擊菲利普斯部長是「為強暴和種族屠殺張目」,也形容她是「惡毒女巫」,應該「被關進監牢」——值得注意的是,菲利普斯從政前的工作正是協助性侵受害者,從政後也以倡議相關議題聞名。
馬斯克也攻擊首相施凱爾「縱容對英格蘭的劫掠/強暴(Rape為雙關語)」,甚至說他「是集團強暴的同夥,只為了交換選票」。馬斯克的說法與英國極右翼社群長期對施凱爾、對檢察體系的陰謀論攻擊非常相似,這種論調指出:施凱爾曾任檢察體系最高長官,而2009年曾有檢察官獲報相關性侵案件,但這位檢察官認為證人可信度太容易被辯方挑戰,因此決定不起訴,陰謀論者認為施凱爾就是搓掉事件的共犯。
然而,沒有任何證據指出當時甫上任的施凱爾曾涉入此案。反倒是2011年首位偵破相關案件的檢察官阿茲法爾(Nazir Afzal,恰好也是巴基斯坦裔)曾公開表示施凱爾非常支持他,給予他所有必要的資源,也支持他回頭檢視檢察體系犯下的錯誤。而施凱爾於任內也完成了修正兒少性暴力案件的偵辦守則,提醒基層檢察官性暴力受害者經常面對哪些刻板印象,強調不應因為迷思而低估證詞可信度。
▌保守黨跟風,爭取馬斯克支持
面對馬斯克的中傷,前BBC資深政治新聞編輯、退休後改當專欄作家的馬爾(Andrew Marr)卻評論:「馬斯克意外成了施凱爾的救星。」許多其他分析者也有類似見解。主因就是保守黨領導層的跟風策略。
當馬斯克攻擊工黨政府時,保守黨領導人巴德諾赫選擇跟風,他旋即在X上發文表示:「近年來全國各地都有法院在審理(相關案件),卻沒有任何當權者能把點連成線。2025年必須是受害者終於得到正義的一年。」
「把點連成線」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她對2022年大型專家調查報告所畫出的「線」不滿意,那這條線應該怎麼連呢?巴德諾赫心中其實也有定見。她隨後於親保守黨的《每日郵報》(Daily Mail)發表投書,直接表示「性暴力的加害者刻意挑選受害者,刻意針對白人、針對和他們不同社群不同宗教的人,此一事實不該再被忽略」,並主張「這些犯罪背後很可能存在的種族或宗教動機」應該加以調查。
換言之,巴德諾赫宣稱「事實」可能是巴基斯坦裔移民刻意殘害白人少女,但她並沒有提出佐證。畢竟,包含天主教會、寄宿學校等都曾發生大規模性剝削,迄今沒有任何證據指出巴基斯坦裔加害者比起白人更容易挑白人少女下手,也沒有任何證據指出他們的動機和白人加害者有任何不同。專家報告點出的主要差別是,教會、學校等組織中的有權者會利用其權勢下手,而巴基斯坦裔幫派主要的勢力範圍則是街頭,所以是在公園、窮困社區路邊找尋犯案對象。最多可以說,有些地方政府公務員和警察理應提早發現情況不對,卻因為擔憂挑動種族關係而太過謹慎。
巴德諾赫主張的敘事雖沒有證據,但卻很符合馬斯克的胃口,他本人也予以分享。這令保守黨領導層非常興奮,與保守黨關係親近的媒體人Dan Hodges就報導,有領導層相當興奮地說「這是關鍵時刻」,認為這代表馬斯克要和新興右翼政黨改革黨(Reform UK)決裂,改為支持保守黨,「這就像是希特勒跟史達林翻臉,決定入侵俄羅斯一樣」。這個類比顯得有些誇張,但足見領導層認為自己真的「上對車」了。
在巴德諾赫的領導下,保守黨團隊中負責相關政策的影子部長們也加碼,指控工黨政府正在「扣住、不發表性犯罪加害者的種族分布」。巴德諾赫先前的競爭對手、現在也被納入團隊的詹里克(Robert Jenrick)更不讓老闆專美於前,他說得更加露骨,表示問題出在「我們進口來自異文化(alien cultures)的人」,宣稱相關犯罪就是「引進大量移民」的苦果,「傑伊教授報告中的證據也支持這點……在這些誘姦幫派中,巴基斯坦裔男性的比率較高,證據也顯示他們特別狩獵白人、工人階級的女孩子。」
事實上,這兩個宣稱都徹底錯誤:傑伊主持的報告完全沒有這樣的主張。專家們特別指出,雖然社會上總有人懷疑某些族裔特別容易成為加害者,但由於政府統計資料「蒐集品質低劣,或是相關資料根本未被蒐集,都代表人們不可能知道是否有特定族裔成為兒童性剝削加害者的比率較高」,任何相關說法必然只是建立在零星個案上的臆測。
所幸,在專家要求下,英國政府終於開始改善資料蒐集,於2024年11月第一次公開性剝削加害者嫌疑人的種族組成比例。換言之,同年7月上任的工黨政府沒有掩蓋統計數據,反倒是保守黨執政時並未公布,這讓保守黨領導層連續多日主打「為什麼不公布數據」顯得相當詭異。這項明確的事實,不是工黨支持者也能看出,比如立場並未特別親工黨的《金融時報》,當天政治新聞電子報也以這點為主旨,直言保守黨所言「不是事實」,「除了要討好馬斯克之外,很難相信還有其他動機」。
最新數據當中,並未顯示巴基斯坦等亞洲移民較容易犯下性剝削罪行。在這份首次公布的官方數據中,83%的嫌犯是白人,也就約略等於英格蘭和威爾斯的白人占比(82%),而亞裔總計7%,甚至約略低於全體亞裔占比的9%。雖然這只是相當初步的資料,但已經顯見保守黨領導層的發言是以呼應馬斯克為主,沒有任何證據基礎。
▌工黨首相趁機瞄準攻擊點
保守黨「跟風」的問題遠遠不只是缺乏可信度而已。相反地,這本來就是保守黨討好不了的議題,可能贏得聲量卻無法加分。反而,由於他們跳上了車,讓首相施凱爾有機會順勢瞄準保守黨攻擊,阻擋保守黨重建信譽。
保守黨無法討好的原因很簡單:連續14年執政、直到半年前才下台的他們,只要質疑「有權者為何不作為」都會立刻引發反擊,即使立場中立的媒體也一定會提及。比如,新聞台Sky News就引述一位主張擴大調查的受害者Sammy Woodhouse發文:「你們執政的時候,我跟你們開會開了12年,我要求每個城鎮每座城市都該個別調查,你們那時沒人在乎,怎麼現在需要選票就開始講話了?」
而當大張旗鼓討伐「異文化」的詹里克去上BBC政治新聞節目,主持人追問:「你過去在司法部、在內政部擔任部長,你有提出過什麼嗎?」,節目製作團隊甚至事前在國會議事紀錄系統上查找關鍵字,「如果我搞錯了請糾正我,但看來你過去在國會從來沒提到過兒少性剝削的議題」。更不友善的媒體報導也會提醒讀者,保守黨的前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甚至曾形容調查過去兒童性剝削案件太花錢,「是把錢噴到牆上」——而且強森的用詞是spaff,除了譯為揮霍之外,也常用來指「射精」,以一句針對性侵案件的評論而言可說是極不恰當。
首相施凱爾則把矛頭對準巴德諾赫,質疑保守黨怎麼淪落到和馬斯克亦步亦趨?且對於馬斯克的出格言論視若無睹,是否代表他也默許甚至支持馬斯克使用「惡毒女巫」、「為強暴種族屠殺張目」等用詞來謾罵菲利普斯?何況,馬斯克這一波發文還力挺長期針對此案發言的知名反伊斯蘭暴力份子羅賓森(Tommy Robinson),羅賓森向來是英國各黨主流政治人物都會劃清界線的人物,曾在巴基斯坦裔幫派性侵案件的審判期間違背法官命令,刻意拍攝並直播被告顏面,並揭露判決前不得公開的審訊內容,干擾陪審團運作,險些導致審判無法成立。
就連與馬斯克交好的右翼改革黨領導人法拉吉(Nigel Farage)都知道,必須公開反對他對羅賓森的同情,以免失去正當性。而法拉吉拉開距離也確實導致馬斯克翻臉,但法拉吉回應「我的原則是非賣品」,堅守這條界線。對比之下,一切更顯得百年大黨保守黨有失立場。
因此施凱爾面對滿場的媒體,得以這樣回應:
「對於保守黨的作法,我感到非常憂心……我想,菲利普斯最近被人以這樣的言詞攻擊,即使只是短短幾個月之前,都很難想像各黨派、特別是反對黨領袖居然不會出面直斥這種作為。」
「我不會容忍的,是政治人物只是為了獲得關注而『跳上車』,但同一群政治人物在政府裡待了長達14年,只是發推特、講講話,但什麼事都沒做,現在卻如此渴望關注,連極右翼的發言都可以推波助瀾。」
在1月8日週三的首相詢答時間,面對曾先後擔任兒少和女性部部長的巴德諾赫,施凱爾更是主動進攻,說工黨才是長期關注性侵案議題,反而巴德諾赫最近才來跟風:
「直到最近幾天,她才跳上這台車。如果我說錯了,如果她過去真的(在議會或政府內)提過這件事情,我邀請她現在糾正我,我很樂意撤回我的發言。」
換言之,保守黨跟風的錯誤決策,讓施凱爾既可以在這個焦點議題上發言搶占版面,卻又不須陷入與馬斯克的無謂單挑,還能回頭攻擊自己真正的政敵。
這正是施凱爾此刻所需要的。Sky News媒體人Jack Parker分析,施凱爾長期以來的形象問題都是無法讓人相信他真的在乎,但這次他顯得「大義凜然」、慷慨陳詞,「不再只有我們習慣看到的標語、口號、關鍵詞」。施凱爾上任這半年來的聲望重挫,英國評論人普遍認為幾次重大政策溝通都流於空泛,每個重大政策都明顯得罪一群人,但對大眾為何有幫助卻解釋得相當模糊,整個政府缺乏一個「為何而戰」的敘事。巴德諾赫這次的跟風,雖然不能直接幫助工黨提升民調,但至少讓施凱爾有機會登高一呼,重佔「道德高地」,主張自己才是嚴肅的、好好解決問題的人,而非跳樑小丑、無聊的「跟風仔」。
反過來說,近3年來選民對保守黨的信任嚴重受損,主因就在於不信任保守黨有心、有能力「把事情做好」,目前仍在聲望重建期。正因如此,儘管工黨半年來民調暴跌,保守黨支持度卻也沒有明顯起色,無法吸引選民。馬斯克帶起的社群熱潮,搭配巴德諾赫的躁進跟風,很可能只會強化觀望選民對於保守黨「能做好什麼事」的懷疑——這也再度證明,在政治領域,討到聲量從來不等於討到好處,相反地,「上錯車」倒很常代表自己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責任編輯/王穎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