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启动过程是系统运维的基础知识点,涉及到开机自检、选择启动设备、引导装载程序、加载内核等步骤。在完成硬件检测和初始化之后,系统会加载内核到内存中,然后初始化系统环境进程,最终确定运行级别。Linux有七种运行级别(0-6),每种级别对应不同的服务和任务,用户登录后,系统会根据设定的级别启动相应的服务。
Web工作原理主要涉及HTTP协议和TCP/IP协议栈。当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后,浏览器通过互联网TCP/IP协议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HTTP协议请求包,服务器处理请求后,发送HTTP协议应答包。如果请求内容包含动态语言,服务器会调用相应的解释器来处理动态内容,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
DHCP协议是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用于自动分配IP地址给网络中的设备。其工作原理分为四个阶段:发现、提供、请求和确认。当客户端电脑启动时,会通过发送DHCP Discover广播寻找DHCP服务器。一旦DHCP服务器接收到发现信息后,它会从尚未分配的IP地址池中选取一个地址,并向客户端发送一个包含该地址的DHCP Offer。如果客户端接收到多个Offer,通常只会选择第一个,并发送DHCP Request以确认这个地址。DHCP服务器随后发送DHCP Ack确认信息。客户端重新连接到网络后,它会尝试保留之前分配的IP地址,如果租约到期,则需要更新租约。
DNS解析原理是域名解析的详细过程,它负责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当客户端需要访问一个网站时,它首先检查本地hosts文件中是否有相应的映射。如果有,则直接使用该映射;如果没有,则会发起一个DNS解析请求。请求首先到达本地DNS服务器,本地服务器先检查缓存中是否有记录,如果有,则直接返回给客户端。如果没有记录,则会进行一系列递归查询,包括发送请求到根域名服务器、顶级域名服务器、二级域名服务器等,直到找到对应的IP地址并返回给客户端。
NFS即网络文件系统,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共享文件和目录。NFS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访问远程服务器上的文件资源。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它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控制和数据通道进行文件传输。FTP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区别在于数据传输模式。在主动模式中,客户端随机开放一个端口,并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端口,然后服务器通过20端口连接到客户端开放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在被动模式中,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发送pasv命令让服务器开放一个端口,然后客户端连接到服务器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和Kickstart是两种常用的技术,用于网络自动安装操作系统。PXE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启动方式,允许计算机通过网络接口启动而无需本地存储设备。Kickstart是一种自动化安装Linux的工具,用户可以预先设定安装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和配置,生成一个名为ks.cfg的文件。在安装过程中,系统会读取这个文件来自动完成安装。这通常用于大规模部署操作系统,比如在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集群中。
以上知识点覆盖了系统运维面试题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面试者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网络服务和系统配置,为从事IT系统运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