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soft仿真:涵盖各种光栅、F-P、M-Z结构、环形谐振腔、双芯耦合、光子晶体波导、特种
光纤、分束器等+Rsoft2020
---
**Rsoft仿真实战: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光器件**
玩Rsoft的老铁们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参数调了八百遍,结果还是像玄学?今天咱就唠唠Rsoft 20
20里那些经典器件仿真的骚操作,代码直接甩脸上,分析只捞干的讲。
---
### 1. 光栅仿真:参数扫起来就完事了
光栅仿真的核心就是周期结构对光的调制。比如布拉格光栅,用BeamPROP模块直接上脚本省事:
```python
# 布拉格光栅参数设置
grating_period = 0.53 # 周期(μm)
duty_cycle = 0.5 # 占空比
num_periods = 100 # 周期数
```
这里`duty_cycle`直接决定光栅“齿”和“槽”的比例。占空比0.5就是对称结构,但实际中可能需要
微调到0.48防止反射峰劈裂。跑完仿真后,用`Rsoft Analyzer`看反射谱,重点关注谐振波长是否和设计
值匹配。
**坑点预警**:网格划分太粗会导致反射率计算误差,建议用自适应网格(Adaptive Meshing)里的
`Mesh Accuracy=3`,虽然耗时但稳如老狗。
---
### 2. 环形谐振腔:Q值狂魔的自我修养
环形谐振腔的Q值是个玄学指标。用FullWAVE仿真时,先整一个环形波导加直波导耦合结构:
```python
ring_radius = 10 # 半径(μm)
gap = 0.2 # 耦合间距(μm)
wavelength = 1.55 # 工作波长(μm)
```
耦合间距`gap`是关键——0.2μm听起来合理,但实际加工可能±0.02μm就崩了。仿真时开波长扫描,观
察透射谱里的谐振谷。如果Q值不够高,试试把环形波导的损耗参数`loss=0.1 dB/cm`改成`0.05 dB/cm`,
或者优化耦合区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