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合论与图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CS31111
课程名称: 集合论与图论
英文名称:SET THEORY AND GRAPH THEORY
课程学时: 64;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 习题学时:16;
课程学分:4.0
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授课对象:计算机大类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生物信息学、信息安全)、软件
工程大类专业
开课学期: 1 春
先修课程: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
二、课程目标
《集合论与图论》是计算机大类/软件工程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为后继的专
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数学工具,为描述离散模型提供数学语言。该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
及计算机科学素质。
要想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就要为它建立数学模型,即描述研究对象及对象与对象之间的联系,并
通过事物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的运动规律。集合论与图论为此提供了强有力的描述工具与推理理论。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理论学习,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后继课及将来的科学研究提供必要
的相关数学知识,提供建立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的数学描述工具;使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正确地
使用概念进行推理,养成一个好的思维习惯,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社会和
大自然,分析事物间的联系,建立系统的模型,提出和解决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课程目标 1:掌握集合论与图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培养形式化、
模型化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集合论与图论的概念、理论与方法识别、表达计算相关的
复杂工程问题,逐步学会为计算类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课程目标 2:掌握直接证明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构造法等常用的证明方法,培养机械化、
自动化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集合论与图论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
工程问题,并能获得有效的结论,理解并逐步设计求解这些问题的算法基本思想;
课程目标 3:掌握资料查阅方法,学会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扩展,培养自学能力。
课程目标 4:能够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分析工程实际问题或针对某些应用背景探讨所学知识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