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Boot 中使用 Spring-data-jpa 的配置方法详解
Spring Boot 作为一个流行的 Java 框架,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它来开发企业级应用程序。随着 Spring Boot 的普及,数据访问层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数据访问方式是使用 Hibernate 等 ORM 框架,但是这种方式需要编写大量的数据访问代码,且不利于维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Spring Boot 中提供了 Spring-data-jpa 的配置方法,可以简化数据访问层面的编程。
使用 Spring-data-jpa,可以将数据访问层面的编程简化到极致。只需要编写一个继承自 JpaRepository 的接口,就可以完成数据访问。例如,下面的例子:
public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User, Long> {
User findByName(String name);
@Query("from User u where u.name=:name")
User findUser(@Param("name") String name);
}
可以看到,使用 Spring-data-jpa 只需要编写一个简单的接口,就可以完成数据访问。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数据访问层面的编程工作。
在使用 Spring-data-jpa 之前,需要在 pom.xml 文件中添加相关依赖,加入以下内容: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data-jpa</artifactId>
</dependency>
在 application.xml 中配置数据库连接信息,例如使用 MySQL 的情况如下:
spring.datasource.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root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jpa.properties.hibernate.hbm2ddl.auto=create-drop
spring.jpa.properties.hibernate.hbm2ddl.auto 是 Hibernate 的配置属性,其主要作用是自动创建、更新、验证数据库表结构。该参数的几种配置如下:
create:每次加载 Hibernate 时都会删除上一次的生成的表,然后根据你的 model 类再重新来生成新表,哪怕两次没有任何改变也要这样执行,这就是导致数据库表数据丢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create-drop:每次加载 Hibernate 时根据 model 类生成表,但是 sessionFactory 一关闭,表就自动删除。
update:最常用的属性,第一次加载 Hibernate 时根据 model 类会自动建立起表的结构(前提是先建立好数据库),以后加载 Hibernate 时根据 model 类自动更新表结构,即使表结构改变了但表中的行仍然存在不会删除以前的行。
validate:每次加载 Hibernate 时,验证创建数据库表结构,只会和数据库中的表进行比较,不会创建新表,但是会插入新值。
使用 Spring-data-jpa 可以简化数据访问层面的编程,提高开发效率。同时,Spring Boot 的自动配置机制也可以减少配置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