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Final的信息系统数据结构管控平台开发设计与实现的关键知识点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结构管控平台的必要性
在信息系统维护期间,程序变更管理工作若仍停留在人工流程阶段,将面临一系列管理问题。主要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程序发布变更中的误操作、超范围操作、变更影响范围评估不全面、发布后信息同步更新困难、版本回退困难等。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系统核心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运维管理水平。因此,开发一套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结构管控平台对于企业级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二、数据结构管控平台的功能设计
该平台主要实现五大功能,分别是:
1. 数据结构校验管理:能够对数据结构变更操作前进行校验预判,确保数据结构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操作管理:实现在数据操作过程中进行严格管控,避免误操作,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应用系统数据库用户管理:对数据库用户进行管理和权限设置,确保各用户在授权范围内的操作。
4. 协同应用接口数据结构管理:管理协同应用接口的数据结构,实现数据交互的标准化和一致化。
5. 数据结构管理系统:包括数据结构导入导出、符合度校验、校验记录查询等,从而对数据结构实施全面管理。
三、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1. JFinal框架的选择:JFinal是一个基于Java语言的极速web开发框架。其核心设计目标在于开发迅速、代码量少、学习简单、功能强大、轻量级以及易扩展。因此,平台的开发采用JFinal框架,旨在降低开发难度,提高开发效率。
2. B/S架构模式:选择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模式,具备结构清晰、分工明确的优势,有助于系统未来的维护和升级。
四、系统开发与实现
1. 系统开发基于JFinal框架,使用JFinal框架需要加入一个全局的过滤器来过滤请求。这个过滤器负责JFinal全部内容的初始化。
2. 在web.xml文件中需要加入过滤器的代码以初始化请求过滤过程。
五、关键词解析
-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无泄漏,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操作。
- 数据结构:信息系统的数据组织和存储方式,良好的数据结构有助于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 程序发布管理:对程序发布的流程、版本控制、变更管理等进行规范化管理,以降低变更风险。
- 运维管理:对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进行监控、维护和优化,确保系统稳定性和高可用性。
六、文献引用与参考
文章中提及的文献标识码“A”,以及文章编号“2095-0748(2018)11-0048-05”表明了文献的正式出版信息,这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文献来源。
基于JFinal的信息系统数据结构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级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水平,还能显著降低数据变更过程中的风险,进而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此外,通过采用JFinal框架和B/S架构,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