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记录.pdf"
本文档记录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内容,涵盖了安全防火、消防器材的使用、安全生产法律基本体系等方面。以下是从文档中提取的关键知识点:
一、火灾分类
*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柴、棉、毛、麻等
* B 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 C 类火灾: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氨气火灾等
* D 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二、火灾三要素
* 可燃物
* 助燃物
* 点火源
点火源的种类包括:
* A 明火及高温表面
* B 摩擦与撞击
* C 电火花
* D 静电
* E 雷击
三、防止火灾措施
* 把有起火危险的物质和点燃能量的着火源进行管理
* 使它们无法造成起火条件
四、消防器材的使用
* 消防栓、水带、水枪、水灭火
* 二氧化碳灭火器
+ 原理:通过减少空气中氧的含量,使其达不到支持燃烧的浓度
+ 15%以上使人窒息死亡;30%—35%时使一般物质的燃烧逐渐窒息;43.6%时能抑制汽油蒸汽及其它易燃气体的爆炸
*灭火方式:通过手动阀打开钢瓶的瓶头阀,延伸软管将二氧化碳灭火器向着火点喷射
五、安全生产法律基本体系
*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280项
六、安全管理基础
* 安全术语
+ 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 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
+ 安全管理:为了在生产过程中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实现劳逸结合,加强安全生产,使劳动者安全顺利地进行生产
+ 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
+ 事故隐患:引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
+ 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 违章指挥:强迫员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 违章操作:员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 四不放过的原则:在调查处理工伤事故时,必须坚持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受到处罚不放过、他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
+ 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 三级安全教育:入厂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 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帮助别人不受伤害
+ 三懂四会:懂生产原理,懂工艺流程、懂设备构造;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和处理事故,会正确使用消除器材和防护器材
七、职业安全
* 职业安全:是指人们进行生产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职业病、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发生的状态
* 危险:是指可以导致意外事故发生的现存或潜在的状态
* 危险化学品:是指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