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冒泡排序PPT课件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次扫描数组,比较相邻的元素,并将较小的元素交换到前面,从而实现排序。下面是冒泡排序的详细知识点:
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
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是对存放原始数据的数组,按从前往后的方向进行多次扫描,每次扫描称为一趟。当发现相邻两个数据的次序与排序要求的大小次序不符合时,即将这两个数据进行互换。这样,较小的数据就会逐个向前移动,好象气泡向上浮起一样。
冒泡排序的算法:
冒泡排序的算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首先比较第一个和第二个数据,将其中较小的数据放到第一个位置,较大的放到第二个位置;
2. 然后比较第二个和第三个数据,仍将较小放到后一个位置。
3. 依此类推,直到比较第n-1和第n个数据。
4. 这样,就将待排序序列中的最大的一个放到了第n个数据,这个过程称为第一趟排序。
5. 下面对前N-1个数据重复这个过程(不用考虑第n个数据,因为它已经是最大的了),又将次大的数据放到了第n-1个位置。
冒泡排序的流程图:
冒泡排序的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整个排序过程。流程图的步骤如下:
1. 初始化变量j=7,i=1。
2. 如果r[i]>r[i+1],则交换r[i]和r[i+1]。
3. i=i+1。
4. 如果i>n-j,跳出循环。
5. j=j-1,回到步骤2。
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
冒泡排序的程序实现可以使用C语言来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冒泡排序程序:
```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int a[10];
int i,j,t;
printf("input 10 numbers:\n");
for(i=0;i<10;i++)
scanf("%d",&a[i]);
printf("\n");
for(j=0;j<9;j++)
for(i=0;i<9-j;i++)
if(a[i]>a[i+1]){
t=a[i];
a[i]=a[i+1];
a[i+1]=t;
}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n");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return 0;
}
```
冒泡排序的优缺点:
冒泡排序的优点是实现简单,容易理解和编程。但是,它的缺点是时间复杂度高,效率不高,在实际应用中不太常用。
总结:
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次扫描数组,比较相邻的元素,并将较小的元素交换到前面,从而实现排序。冒泡排序的算法和流程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排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