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407ZGT6.docx

STM32F407ZGT6中文技术手册 核心:ARM 32位Cortex™-M4 CPU,带有FPU,自适应实时加速器(ART加速器™),允许从闪存中执行0等待状态,频率高达168mhz,内存保护单元,210 DMIPS/ 1.25 DMIPS/MHz (Dhrystone 2.1),以及DSP指令 •记忆 -最多1mbyte的闪存 -高达192+4千字节的SRAM,包括64千字节的CCM(核心耦合内存)数据RAM -灵活的静态内存控制器,支持紧凑型闪存,SRAM, PSRAM, NOR和NAND存储器 •LCD并行接口,8080/6800模式 •时钟、复位和供应管理 - 1.8 V至3.6 V的应用程序供应和I/Os - POR, PDR, PVD, BOR - 4- 26mhz晶体振荡器 -内部16mhz工厂化修剪RC(1%精度) - 32 kHz振荡器的RTC与校准 -内部32千赫的钢筋混凝土与校准 STM32F407ZGT6是一款基于ARM Cortex-M4内核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集。该芯片由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制造,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设计,特别是需要高速计算和高效能的场合。 **处理器核心与性能** STM32F407ZGT6包含一个32位的Cortex-M4处理器,内置浮点单元(FPU),可以执行浮点运算而无需额外的等待周期。其工作频率高达168MHz,提供210DMIPS的处理能力,相当于1.25 DMIPS/MHz的性能,特别适合需要执行复杂算法和数字信号处理任务的应用。同时,它配备了自适应实时加速器(ART Accelerator),在执行代码时能实现0等待状态,优化了从闪存中运行代码的效率。 **内存配置** 该微控制器具有高达1MB的闪存,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固件。此外,它还拥有192KB+4KB的SRAM,其中64KB为CCM(Core Coupled Memory)数据RAM,这部分内存直接连接到CPU,提供了高速的数据访问。灵活的静态内存控制器支持多种类型的存储器,如紧凑型闪存、SRAM、PSRAM、NOR和NAND。 **外设与接口** STM32F407ZGT6支持LCD并行接口,可以工作在8080和6800模式,适用于显示设备的连接。此外,它还提供了多样化的通信接口,包括多个I2C、USART、SPI、UART、CAN和USB 2.0(全速/高速/OTG),以及10/100以太网MAC,这些接口增强了设备的联网和通信能力。其中,USB接口可以作为设备、主机或OTG,甚至包含了内部PHY,以简化系统设计。 **时钟、复位和电源管理** 该芯片支持宽电压范围1.8V至3.6V,有POR(上电复位)、PDR(掉电复位)、PVD(电源电压检测)和BOR( brown-out reset)等复位功能。4-26MHz的晶体振荡器和内部16MHz的RC振荡器确保了精确的时钟源。此外,32kHz的RTC振荡器和内部32kHz的RC振荡器可以为低功耗应用提供时钟。 **低功耗特性** STM32F407ZGT6具备多种低功耗模式,如睡眠、停止和待机,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节能需求。还有VBAT供电的RTC和可选的4KB备份SRAM,可以在主电源关闭后保存关键数据。 **模拟与外设** - 3个12位ADC,最高2.4MSPS,支持24个通道,在三重交错模式下可达7.2MSPS。 - 2个12位DAC。 - 通用DMA控制器支持16个流,带有FIFOs和突发传输功能。 - 17个定时器,包括12个16位和2个32位定时器,支持多种定时、PWM和编码器输入功能。 - 多达140个I/O端口,具有中断能力,其中一些端口支持5V容错。 **安全与加密** 内存保护单元(MPU)提供了一层额外的安全保障,确保代码和数据的完整性。CRC计算单元用于数据校验,96位唯一ID则有助于设备识别。 STM32F407ZGT6因其强大的处理能力、丰富的外设集和低功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消费电子、医疗设备、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其封装形式包括LQFP64、LQFP100、LQFP144、LQFP176和WLCSP90等,方便开发者根据具体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封装类型。




































剩余63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工具提升科技平台的服务效率?.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快速生成高质量的科技活动策划方案?.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破解科技管理系统“缺乏价值创造”的难题?.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手段激活科技管理系统的内外部资源?.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提升大学科技管理的效能与价值?.docx
- 如何借助AI+数智应用有效构建科技资源平台以解决资源丰富性问题?.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技术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价值创造能力?.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技术提升科技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创新能力?.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让单场科技活动产生长期效益?.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全流程创新诊断快速提升科技管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让科技管理工作既高效又具备创新性?.docx
- 如何利用AI+数智应用新产品提升政府科技监测的价值创造能力?.docx
- 如何让技术供需对接活动的匹配通过AI+数智应用更精准,避免资源浪费?.docx
- 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服务提升科技活动组织效率和资源匹配精准度?.docx
- 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工具解决科技管理中的环节性痛点?.docx
- 如何通过AI+数智应用工具提升科技活动供需匹配效率?.docx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