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接矩阵是一种用于表示图的数据结构,其中图的顶点被表示为一个一维数组,而矩阵的行和列表示图中的顶点,矩阵中的元素则表示顶点之间的边的关系。在无向图中,如果顶点i和顶点j之间存在一条边,则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和第j行第i列的元素都为1(或其他表示存在的值);在有向图中,如果顶点i有一条指向顶点j的边,则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 邻接矩阵存储图的特点: 1. **直观性**:邻接矩阵可以直观地表示图中所有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2. **空间复杂度**:对于包含n个顶点的图,邻接矩阵需要n*n的空间来存储,因此当图很稀疏(边数远小于n^2)时,邻接矩阵可能会浪费大量空间。 3. **时间复杂度**:判断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边的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可以直接访问矩阵中的相应元素。 ### C++ 使用 DFS(深度优先)遍历邻接矩阵 #### 邻接矩阵概述 邻接矩阵是一种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表示图中各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它通过一个二维数组来存储图的信息,其中行和列代表图中的各个顶点,而数组中的每个元素表示顶点间的边的存在与否。在无向图中,如果顶点i和顶点j之间存在一条边,则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和第j行第i列的元素都为1(或其他表示存在的值)。在有向图中,如果顶点i有一条指向顶点j的边,则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为1。 邻接矩阵具有以下特点: 1. **直观性**:邻接矩阵能够直观地表示图中所有顶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数据结构易于理解和实现。 2. **空间复杂度**:对于包含n个顶点的图,邻接矩阵需要n*n的空间来存储。这在图非常稀疏(即边的数量远小于n^2)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空间浪费。 3. **时间复杂度**:判断两个顶点之间是否存在边的时间复杂度为O(1),因为可以直接通过访问矩阵中的相应元素来实现这一点。 #### 图的遍历方法 图的遍历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两种基本方法: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 1. **深度优先搜索(DFS)**:从某个顶点开始,尽可能深地搜索图的分支。当节点v的所在边都已被探寻过,搜索将回溯到发现节点v的那条边的起始节点。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已发现从源节点可达的所有节点为止。如果还存在未被发现的节点,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源节点并重复以上过程。整个进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节点都被访问为止。 2. **广度优先搜索(BFS)**:从图的某一顶点出发,首先访问起始顶点,然后依次访问起始顶点的所有未被访问过的邻接顶点,再从这些邻接顶点出发依次访问它们的邻接顶点,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图中所有已被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顶点都被访问到,且图中尚存在未被访问过的顶点为止。 #### DFS 的 C++ 实现 下面是一段使用C++实现DFS遍历邻接矩阵的代码示例。该示例展示了一个包含5个顶点的无向图,并通过递归方式实现了深度优先搜索。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DFS(vector<vector<int>>& graph, int v, vector<bool>& visited) { visited[v] = true; cout << v << " "; for (int i = 0; i < graph.size(); ++i) { if (graph[v][i] && !visited[i]) { DFS(graph, i, visited); } } } int main() { // 邻接矩阵表示:0与1、2相连,1与0、2、3相连,2与0、1、3、4相连,3与1、2、4相连,4与2、3相连 vector<vector<int>> graph = { {0, 1,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0} }; vector<bool> visited(graph.size(), false); // 初始化访问状态为false cout << "Depth First Search starting from vertex 0: "; DFS(graph, 0, visited); return 0; } ``` ### 分析与总结 此代码段展示了如何使用C++实现DFS遍历邻接矩阵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图**:通过一个二维数组`graph`表示无向图的邻接矩阵。 2. **记录访问状态**:使用一个布尔类型的`visited`数组来跟踪每个顶点是否已经被访问。 3. **DFS 函数实现**:该函数采用递归的方式实现深度优先搜索,从给定的顶点开始,遍历所有相邻的且未被访问过的顶点,并继续递归这一过程。 4. **主函数调用**:从顶点0开始执行DFS,并打印出遍历的顶点顺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有效地遍历图中的所有顶点,而且还可以直观地观察到DFS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对邻接矩阵的应用。此外,这种实现方式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是学习图遍历算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 粉丝: 3w+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提货申请单(Excel表格通用模板).xls
- 网络游戏营销模式分析及对策.doc
-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docx
-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运习题.doc
- 单片机技术报告(篮球计时计分器).doc
- 计算机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ocx
- Apache Doris中文手册
- (分)软件技术基础(包含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据库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doc
- 以项目导向为主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研究.doc
-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应用研究.docx
- 2010年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考前冲刺练习题(6).doc
- 深度学习面试宝典(含数学、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SLAM等方向)Deep Learning Interview Guide (including mathematics, ma
- 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CE研究分析报告.doc
- 文档聚类与主题发现的新算法探索
- 【SpringBoot开发】Cursor配置指南:环境搭建、插件安装与项目调试全流程详解
- python的sqlserver连接组件,适合3.8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