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格式:doc 资源大小:228.5KB 页数:3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在学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满足企业对电气工程人
才的需求为目标,培养造就具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科背景,掌握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宽厚基
础、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事电气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术
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模式
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 3 年校内培养加累计 1 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四年结束时对
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
三、规模和生源
从 2010 级起,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50 人组成卓越实验班,待实验成功并取得经验
后将逐步扩大到全体学生参加。
四、培养措施及特色
1、建立与实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体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
式完成实践环节,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课程,如电气工程创新性设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
理、电气设备制造与测试技术等新的实践课程。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或项目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
授课或学生到企业通过实践完成,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
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学生到企业接受累计至少一年的工程实践训练,可以在一个企业不同岗位轮流工作进行训
练,也可以在不同企业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实践。通过学生到电机电器制造与研究厂家等企业实践,
从生产实践中了解专业、熟悉专业、热爱专业,在提高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生产技术、运
行与维护技术、企业管理知识,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队伍,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产品开发和测试、调试能力,并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完成毕业设计。
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基础学习阶段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学
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入大学三年级后再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
生产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并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导。
4、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创新。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以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体现卓越工程
师人才培养实验班教育的特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生产实践成绩是学生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实践的成绩及工程设计成绩应由学校和企业双方

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和设计分别进行评审和答辩后评定。
五、“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为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制定关于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采取“走
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要求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教师必须具有半年以上企业工作
的工程实践经历。学校每年从师资建设经费中拨专项经费,对实施卓越工程师的每个专业每年均选
派 2-3 名左右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训,尤其对相应专业的新上岗教师,学校要求其在一年的岗前培训
中,必须过好“工程实践关”,在导师的指导下到相应的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开发、
产品研制,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改变目前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教师业绩和学术水平评价
体系,充分发挥和肯定部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教师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在职脱产派出到企业顶岗实训的教师,企业的鉴定将作为其今后评优、评先
及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同时,推行“企业导师制”,鼓励各相关学院采用“紫金模式”,积极选聘企业中具有丰富工程
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骨干人员,经过适当的业务指导与培训,掌握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基本
技能,聘请其担任部分课程教学或参与实践指导。
此外,学校在师资人力资源补充中,注重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高级工程师及参与过企业项目
研发的博士毕业生,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工程实践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本专业所在学院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措施如下:
(1)优先聘任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引进具有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作为任课主
讲教师。目前已引进工程师 4 人,高级工程师 3 人。今后将继续引进工程师,并同时进行理论提升
后转评为讲师、副教授或教授。
(2)聘请具有工程经验丰富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工相应作为兼职副教授和
教授。目前已聘请 10 名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副教授和已聘请 2 名教授级高工作为兼职教授,与校
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论文研究工作。
(3)将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训练或从事工程科技项目开发和工程项目设计,以
加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争取获得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职称,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管理运行机制
1、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我校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
实施,制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和要求。学院成立校企卓越工程师人才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
本学院有关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
2、学生实行校内外 “双导师制”的培养机制
学生入学后就给予配备校内导师,学院明确若干名在职教师为指导教师,导师负责辅导学生的
选课以及专业介绍和相关的生产企业背景介绍等引导工作。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和企业实践与毕业
设计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双导师制”,即学生下派企业的同时,由企业指派工程经验丰富的技术
人员为固定企业指导教师,同时校内导师也下厂负责,共同关注学生在相关的几个企业的学习情况,
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基础,最终由双导师与学生本人讨论制定毕业设计具体框架。

3、学生的奖励政策。
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学生到企业顶岗实践实习。
4、学籍管理。
学校对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学生学籍实行单独管理,按专业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进行理论课、
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学分认定,核发毕业证和学位证。
实验班实行双向流动制。前两个学期结束时,根据学生自愿、学院推荐的原则,选拔在实践
能力、创新意识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也可以进入实验班学习;同时允许志向不同,学习困难的学生
退出实验班,回到传统专业班学习,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5、学生日常管理
在校学习期间按在校生要求进行管理,学生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学习期间,学生
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学院委派指导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学习、生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一、学制和授予学位
1、学制:四年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二、业务基本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专业知识面宽、技术基础深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适应社会经济建
设需要的电气工程应用型卓越工程人才。通过三年的校内学习与一年的企业实践,学生应掌握电路
理论、电机与电器理论、自动控制理论、电力工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知识,能运用所掌握的理
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从事各种电气设备制造与测试、控制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维护
管理的能力。
三、毕业学分要求
课 程 类 别
学分数
占课内教学
总 学 分
百 分 比
公共基础必修课
36.5
27.8%
学科基础必修课
56.5
42%
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16
12.2%
专业选修课
16(含企业课程 8)
13.4%
选修课
全校性选修课
6
4.6%
课
堂
教
学
小 计
131
100%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
39(含企业实践 15)
毕业设计
10
合 计
180
四、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剩余18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SlumberingPerson
- 粉丝: 3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专属知识库
- Java高并发秒杀系统,基于SSM + redis实现.zip
- java基于redis的布隆过滤器实现.zip
- Java基于Redis编写的抽奖程序,奖品分批投放,同时满足给出的奖品抽中的概率和数量.zip
- Java基于Netty,Protostuff和Zookeeper实现分布式RPC框架.zip
- Java基于Redis实现排行榜.zip
- java基于Springboot框架开发的酒店管理系统.zip
- 物联网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 Java基于SSM教务选课成绩管理系统设计毕业源码案例设计.zip
- Java-基于百度API的图片文字识别(支持中文,英文和中英文混合).zip
- Java基于注解和反射导入导出Excel.zip
- java开发的基于kafka、xlog的web日志实时分析storm topology。(1).zip
- java进阶开发,高级版web项目。基于dubbo实现分布式微服务架构
- java基于ssm旅游网站设计.zip
- java开发的基于kafka、xlog的web日志实时分析storm topology。.zip
- Java课设_Java Web 基于JSP+Servlet的论坛系统.zip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