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它包括存储器的类型、组织结构、技术指标、以及不同存储介质的特性。存储器按其功能和特性主要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RAM可以随机存取,分为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SRAM使用触发器保存数据,存取速度快,但集成度低,成本高,适合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DRAM则使用电容存储数据,需要定期刷新以保持数据,集成度高,成本较低,适合用于主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包括掩膜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这些存储器的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就不能更改,或者在特定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擦除和重写。
存储器的技术指标包括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等。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存储单元总数,存取时间指的是从发出存储器操作指令到操作完成所需的时间,存储周期是指连续启动两次操作所需的最短时间,存储器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存储器可以存取的信息量。
计算机存储器组织成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外存储器(外部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用于存放主存中最活跃部分(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正在使用的数据)的副本,以提高数据的存取速度。主存储器存放计算机运行期间需要的程序与数据。外存储器存放当前不参与运行的大量信息。
此外,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也考虑了速度、容量和成本三个维度,速度最快的存储器成本也最高,容量最大、成本最低的存储器速度也最慢。由于处理器访问主存的局部性原理,Cache可以自动保存某些近期使用过的存储单元的副本,如果设计得合理,大多数情况下处理器所需的存储器数据已在Cache中。
存储器的另一特点是具有非易失性,即断电后仍能保持数据不丢失,如EEPROM和闪存。闪存(Flash Memory)是EEPROM的变种,具有快速擦写的特性,可以对存储单元进行字节级别的擦写而不是整个芯片擦除,常用于固态硬盘(SSD)和数码相机的记忆卡等。
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设计既要满足存储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的要求,又要考虑到不同层次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在实际应用中,存储器的设计和选择是根据具体需求和性能指标来确定的,以期达到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