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77压缩算法(C语言版)

### LZ77压缩算法(C语言版)知识点解析 #### 一、LZ77压缩算法简介 LZ77是一种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由Abraham Lempel和Jacob Ziv于1977年提出,是LZ系列算法中的一个。该算法通过查找历史数据中的重复序列来实现数据压缩,其原理是在输入流中找到最长的匹配子串,并用一个指针(通常包含偏移量和长度)来代替这个重复出现的字符串,从而减少数据量。 #### 二、C语言版本LZ77算法实现细节 在给定的代码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C语言版本的LZ77压缩与解压缩算法的实现。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的关键部分: 1. **偏移量编码长度定义**:`#define OFFSET_CODING_LENGTH(10)`,这表示用于编码偏移量的比特数。例如,在本例中,偏移量可以表示为从0到1023的值。 2. **最大窗口大小**:`#define MAX_WND_SIZE 1024`,即窗口大小被限制在1024个字节以内,这是为了在内存中存储查找的历史数据。更大的窗口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压缩效果,但同时也会占用更多的内存资源。 3. **位流操作函数**: - `Write1ToBitStream` 和 `Write0ToBitStream` 分别用于向位流中写入1和0。 - `ReadBitFromBitStream` 用于从位流中读取一个比特。 4. **高勒姆码(Golomb code)操作**: - `WriteGolombCode` 用于将整数编码成高勒姆码并写入位流。 - `ReadGolombCode` 用于从位流中读取高勒姆码并还原为原始整数。 - 高勒姆码是一种前缀码,用于对整数进行编码,常用于LZ77等算法中,特别是对于长度和偏移量的编码。 #### 三、LZ77压缩算法流程 1. **初始化**:设置最大窗口大小、初始化缓冲区等。 2. **查找匹配**:在当前读取位置之前的数据中查找最长匹配序列,并记录下匹配的位置和长度。 3. **编码**:根据匹配的长度和位置,使用高勒姆码进行编码,并写入输出流。 4. **移动窗口**:将窗口向前移动一定位置,继续进行下一轮的匹配查找。 5. **重复步骤2-4**,直到所有数据都被处理完毕。 6. **结束**:当没有更多数据可处理时,完成压缩过程。 #### 四、性能分析 - **压缩效率**:如描述中所言,测试压缩一个425K的文件需要9.4秒,压缩后的文件大小为177K。这意味着压缩比约为2.4:1。这样的压缩比在文本数据压缩中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对于含有大量重复内容的文本。 - **时间消耗**:9.4秒的时间对于现代计算机来说可能稍显缓慢,但这取决于具体硬件配置以及待压缩文件的内容特征。可以通过优化算法实现或利用更高效的编码方法来提高压缩速度。 #### 五、应用场景 LZ77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压缩场景,如文件压缩软件、网络传输中的数据压缩、磁盘存储优化等。尤其是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由于存储空间和带宽的限制,LZ77及其变种算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 六、总结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了解到LZ77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细节。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还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压缩效果和性能表现。































/*********************************************************************
*
* Project description:
* Lz77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algorithm.
*
*********************************************************************/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conio.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assert.h>
#define OFFSET_CODING_LENGTH (10)
#define MAX_WND_SIZE 1024
//#define MAX_WND_SIZE (1<<OFFSET_CODING_LENGTH)
#define OFFSET_MASK_CODE (MAX_WND_SIZE-1)
const ULONG m=3;
UCHAR __buffer1__[0x200000];
UCHAR __buffer2__[0x200000];
////////////////////////////////////////////////////////////////////////////////
Write1ToBitStream(
PUCHAR pBuffer,
ULONG ulBitOffset
)
{
ULONG ulByteBoundary;
ULONG ulOffsetInByte;
ulByteBoundary = ulBitOffset>>3 ;
ulOffsetInByte = ulBitOffset&7;
*(pBuffer+ulByteBoundary) |= (1<<ulOffsetInByte);
}
void
Write0ToBitStream(
PUCHAR pBuffer,
ULONG ulBitOffset
)
{
ULONG ulByteBoundary;
ULONG ulOffsetInByte;
ulByteBoundary = ulBitOffset>>3 ;
ulOffsetInByte = ulBitOffset&7;
*(pBuffer+ulByteBoundary) &= (~(1<<ulOffsetInByte));
}
剩余21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lanqiao-蓝桥杯资源
- ZKMALL-B2B2C多商户电商Java商城后台-C++资源
- NutzWk-Java资源
- Goldfish Scheme-Python资源
- YKSpec-Swift资源
- 基于机器学习和OCR的车牌识别系统 @fujunhao
- 机器学习基础课程相关资料下载地址
- MATLAB 绘图复刻-Matlab资源
- GSYGithubAppFlutter-Kotlin资源
- txtai-AI人工智能资源
- rust-ruoyi-Rust资源
- 基于机器学习的 Web 日志统计分析与异常检测命令行工具实现方案
- HCIA-Datacom培训PPT.rar
- 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Web日志统计分析与异常检测命令行工具
- 使用 sklearn 实现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及 SVM 等机器学习算法
- MegEngine -硬件开发资源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