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军事纵横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 |||
美中缓和的前景日益暗淡 6park.com【作者】【美】保罗.海尔 【来源】《国家利益》杂志 【编译】真者 6park.com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华盛顿和北京在错误假设的驱使下,继续循环往复地采取互动步骤,从而有可能导致双边紧张局势升级。 6park.com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小型私人会议,会议讨论了美国及其盟国为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而应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采取的战略。我发现自己被孤立了,因为我主张与中国政府开展持久外交,以达成某种形式的互谅互让,从而促进和平共处。尽管会议上存在各种观点,但普遍的看法是,与中国的接触已经变得非常成问题,甚至是徒劳无益,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政府的战略野心几乎没有给互谅互让或和平共处留下任何余地。许多与会者认为,即使是中国的最低的目的不变,也是与美国和盟国的利益不可调和的。因此,讨论主要集中在如何建立和运作联盟,以遏制和反击中国不可阻挡的野心--用国务卿布林肯的话说,就是 “投资、结盟和竞争”--而很少关注与中国政府的接触或合作。 6park.com我争辩到(并没有什么效果),这种做法首先是基于对中国战略意图的不准确和夸大的评估。但大家的看法是,中国政府试图在东亚建立排他性霸权,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强国,并向世界其他国家输出其意识形态和不自由的价值观。当然,中国政府一直否认这一切,但这些否认在西方同样被视为虚伪或不诚实。 6park.com因此,多年来,我提出了一些证据和逻辑,指出中国的重点是在多极世界中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富、权力和影响力,而不是争夺全球霸权,使自己的治理和发展模式合法化,而不是期待其他国家采纳。中国领导人几乎肯定认识到,追求排他性的全球霸权将破坏稳定,并可能对中国的利益和安全产生反作用。它将有可能疏远许多其他国家,而中国正在努力培养这些国家的民心。即使霸权可以实现,也是不可持续的。 6park.com然而,会议上的普遍观点--至少是主要观点--是中国对与美国和平共处并不感兴趣。相反,它想把自己的特权强加给其他国家,制定国际行为规则,并主宰中美关系的条款。我们为什么这样难承认,中国政府很可能知道它是无法成功或可持续地做到这些事情呢?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中国的全球实力和影响力是有限的。在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秩序中,他们不可能指望让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屈从于他们的意志。以中国为中心的全球秩序在北京看来是不切实际的,而在华盛顿看来则是可怕的事情。 6park.com然而,这个所谓北京排除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或可行性)的观点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华盛顿本身对这一观点的接受程度究竟是如何的?毫无疑问,中国领导人认为,正是美国在试图管理世界、将自己的特权强加给其他国家、制定规则和决定中美关系的条款,并认为美国有能力做到所有这些事。去声称对方要把竟赛搞成赢家通吃,而不是去考虑妥协,让和平共处成为可能,显然对双方来说,这样做要容易得多。 6park.com而这正是和平共处的核心挑战:它最终需要某种形式和程度的对等妥协,并承认由于经济相互依存的环境、双方影响力的限制以及在许多重要跨国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这种妥协是必要的。但华盛顿和北京都拒绝妥协,不愿承认妥协的必要性。此外,目前在华盛顿和北京看来,向对方提出让步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也不是明智之举。因此,双方的竞争陷入了僵局,显然是零和性质的。 6park.com对此,中国应承担全部责任。中国傲慢、唯利是图、胁迫性以及经常好战的国际行为和言论--更不用说其国内治理中骇人听闻的方面--助长了美国对迁就北京任何偏好的反感。很明显,中国寻求加强其相对于美国的全球地位,而且往往是以牺牲美国的利益为代价。这种竞争不可避免,即使不一定是零和竞争。 6park.com与此同时,如果华盛顿认为北京的最低战略目标既不可接受又不可改变,那就几乎没有妥协的余地了。华盛顿还将把抵制妥协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北京--华盛顿自己的共识。事实上,中国政府对和平共处抱有真正的兴趣。然而,与华盛顿一样,它也怀疑对方是否有同样的倾向,或者已经得出结论认为对方没有同样的倾向。双方都需要停止以这种不成熟的判断为借口,提前拒绝这一想法,或回避推动和追求这一想法所带来的国内政治挑战。 6park.com针对这一僵局,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最近发表了一份题为 "定义成功:美国的对华政策需要 ’终结状态‘吗?”的报告,其中收录了著名学者和战略思想家关于美中关系的文章。其中几位撰稿人强调华盛顿需要应对外交挑战,与中国谈判和平共处--尽管是竞争性的。前白宫官员埃文.梅德罗斯断言,华盛顿的任务是找到 “接触政策、约束政策和平衡政策的最佳组合”,因为这三种政策 “都是有效竞争所必需的”,而且 “接触政策会加强竞争,而不是削弱竞争”。 6park.com中国问题学者、前美国外交官苏珊.希克写道,美国需要测试与中国 “加强外交的潜力 ”和 “互利妥协的可能性”。她指出,这不一定总能成功,但 “它将为未来更稳定的关系奠定基础”。此外,华盛顿决不能在尝试之前就拒绝这种努力: “只有当一系列经过战略设计的外交互动在较长时间内未能缓和中国的行为时,美国人才会得出结论,认为唯一的选择就是扣动扳机,否定和贬低中国"。如今,许多战略家都默认扣动扳机。 6park.com其他撰稿人强调了华盛顿采取这种做法的战略必要性。新加坡外交官比拉哈里.考西坎指出,美国和中国 “都很不舒服,因为它们的相互依存暴露了彼此的弱点”,而且 “为长期管理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明确解决前景的问题而自我约束,并不是大多数美国人自然而然的态度”。不过,他总结说,美国需要找到克服这种不适的方法,因为 “权力的相对性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美国 “将不得不与中国共享亚太空间”。中国问题学者孙云简明扼要地指出,“无论其政权类型如何,中国将始终是美国的地缘政治挑战”。不过,由于它 “当然不会消失...与中国某种形式的共存几乎是必然的”。 6park.com毫不奇怪,许多人对这种做法持怀疑态度。在同一份报告中,学者扎克.库珀认为,对华 “通融政策”“不太可能成功,因为[以前的]接触努力基本上都无果而终”。同样,学者哈尔.布兰德认为,美中竞争 “严重但并非不可改变 ”的观点很可能是 “虚幻的”,因为中国共产党 “从根本上说是受零和思维支配的,这对长期战略调和来说是个坏兆头”。然而,这种观点部分是建立在对中国意图(如上所述)和中美接触历史记录这两个值得商榷的前提之上的。这种观点过早地否定了和解的可能性,也就否定了华盛顿探索和解的理由。 6park.com除了接受妥协的必要性,追求和平共处还需要承认中国拥有合法利益和野心。鉴于认为中国政府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与美国的价值观和利益背道而驰、不可调和的观点甚嚣尘上,这也将是一个难点。在我参加的这次会议上,大多数与会者似乎都不愿公开承认--至少是明确承认--中国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有任何合法的安全或经济利益。事实上,一位讨论者强调说,他们不会向中国 “让步”。这种观点似乎没有提供任何通往相互理解与和平共处的途径,也许是因为他们对这种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的野心和美国在限制中国野心方面的相对影响力的不准确评估。 6park.com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美国对中国合法利益的接受程度将是决定中国目标的范围和限度的关键变量。中国政府目前认为,华盛顿正在抵制多极化和中美和平共处的理念。如果战略趋势继续强化中国的看法,即美国试图遏制中国、阻碍中国发展或否认中国野心的合法性,这将增加中国政府被迫采取更具对抗性和侵略性姿态的可能性。 6park.com追求和平共处还需要接受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已成为过去的事实。在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布兰德假定华盛顿的目标是 “一个美国、其盟国和伙伴及其民主价值观仍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秩序”。但希尔克说,“完全的主导地位是冷战结束时美国单极化特殊时期遗留下来的过时观念”,现在强调它 “有在操场上打架的味道,而不是对和平与秩序的原则性渴望”。学者梅拉妮.西森断言,美国的 “战略如果试图重新夺回上个世纪的首要地位,而不是使美国在下个世纪成为一个成功的大国,那么这种战略很可能会两败俱伤”。 6park.com如上所述,底线是美国和中国之间必须和平共处,而不方便的事实是,这将需要互谅互让、战略共鸣和密集双边外交的结合。而另一种选择则是双方在错误的前提和假设基础上不断升级的冷战。美国和中国必须为在多极世界中制定共存条件的进程做好准备,而不是以对彼此战略意图的不准确描述或评估为借口回避这一进程。任何一方都不能假装或相信自己有能力得到想要的一切。双方都需要探索中美利益在哪些方面确实相互排斥或不可调和。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都希望华盛顿和中国政府这样做。 6park.com这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不过,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最近的另一份报告《2030 年代的美中关系:迈向现实的共存前景》提出了一些方法。在这份报告中,梅德罗斯(他也参与了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的撰写)强调了建立 “一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竞争和对抗的关系 ”的必要性。前高级情报官员约翰.卡尔弗建议,华盛顿和北京需要 “创造互补的叙事,强调双方得大于失”,限制竞争并认识到 "减少对抗是可能的...” 6park.com学者斯蒂芬.韦特海姆援引其他战略家的观点,提出了一种 “竞争性共存”,即美中关系 “已经实现或至少正在走向缓和,其特点是稳定、可预测的互动模式和相互尊重[对方的]重要利益”。他补充说,华盛顿 “必须承认自己对中国的自由化和默许美国的主导地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这种期望超出了美国国家安全的要求”,这样做将 “创造政治空间,接受在支持美国利益的条件下与北京共存,[即使]这些条件不如前几十年那么有利”。简而言之,竞争性共存将要求美国 “在中途满足中国”。 6park.com许多观察家会认为所有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危险的对华让步。事实上,卡内基报告的编辑克里斯托弗.奇夫维斯承认,由于缺乏双边互信,“中国可能不愿意对全球克制做出可信的承诺”,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和北京双方都需要做出的政策转变 “可能永远不会实现”。同时,“美国可能不愿意接受中国在全球发挥任何作用”。 6park.com其他重大障碍也将阻碍任何追求竞争、和平共处的努力。许多战略家将继续拒绝这样的判断,即中国的野心是有限的,与北京妥协是必要或可能的,美国的主导地位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尤其是,认为中国对美国构成零和生存威胁、排除了和解可能性的观点似乎经不起经验的论证。部分原因可能是美国基于自身的政治和经济脆弱性而夸大了自己的威胁感。也许最重要的是,鉴于这种心态和国内政治等式,在可预见的未来,主张对中国采取包容或合作的态度似乎在政治上并不可行。 6park.com因此,推动旨在与中国和平共处的外交接触很可能仍将是一种孤立的观点,不会获得多少支持或可信度。相反,华盛顿和北京在错误假设的驱使下,很可能会继续循环往复地采取互动步骤,从而有可能加剧双边紧张局势。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报告编辑裘德.布兰切特所总结的那样,这种 “互不信任和战略竞争 ”阻碍了双方处理 “为所有人打造宜居未来的共同责任,让世界变得更糟”。这似乎就是我们正在走的道路。 6park.com | |||
|
|||
真者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