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科技类原创帖:给王文清和远山999 补补常识
首先给出背景介绍:
王文清网友的原创帖《马大神的不靠谱电磁炮上舰与海军司令腐败案》
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801906
射后不理网友揭发上述王文清的原创帖又大量抄袭剽窃的原创帖王文清《马大神的….腐败案》是如何大段抄袭原创的:
https://club.6parkbbs.com/nz/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802576
其次,先谈谈远山999网友对揭露王文清大段抄袭的原创作者 射后不理的指责,
如下是其主要指责:
“也许老王应该把引用的话改几个字,但是那所谓的证据是屁,什么时候完成了什么测试,测试结果如何,能自己编造吗?真奇葩。我当时问作者,你自己标注原创首发的这篇文章有几个字是自己的原创?不就是引用老王文章和网上文章?作者厚颜无耻地说,论点是我自己的,你Google不到,是真正的原创。这种人真是不要脸,老王引用几句网上文章属于抄袭,他自己90%以上都是引用算是原创?”
我想问一下本文作者,你的“原创”有几个字是自己写的?好意标注原创? 送交者:远山999[♂☆★★声望品衔12★★☆♂] 于 2023-12-29 20:57 已读288次 大字阅读 +关 |
我的观点是,网友射后不理揭发王文清剽窃的文章,在文里注明了文章中 这里是老王说的,那里是网上说的,就是遵守了原创文章的基本规则 ,给出了他人发言和观点的出处,就是给出引用了,所谓的原创 在于作者通过这些引用进行了比较,论证并给出了其原创文中自己的内容和结论:王文清大量抄袭网上其它原创的内容,所以这是个形式格式不错的原创文。揭发王文清剽窃抄袭 并不是人身攻击,你的逻辑等同于 ,路人揭发小偷行为是对小偷的人身攻击,这个指责实在是荒唐可笑,如国小偷没有偷窃行为在先,就不会有人喊有小偷,抓不要脸的坏人小偷,远山999 的指责反映了其不懂逻辑和缺乏基本常识的真实面目。
下面再谈谈王文清剽窃抄袭的问题。
任何人贴发网站文章中抄袭了别人的陈述和观点,而不注明任何形式的引用,如果被原告告上法庭,抄袭者会百分之百会输掉底裤!网站论坛也是公共媒体,所有的人可以自由观看,版权法当然照常对论坛网站原创文章适用!如果你对此不以为然,只能证明你还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懂文明社会的规则。文明社会的规则不是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 随你个人的性子来,而必须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和行动 ,否则迟早会遭到社会的各种形式的惩罚。
原创文章,特别是科技类的文章 ,不可避免地需要 也必须引用别人的科研成果或观点,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和讨论才有可能促进科学的进步发展。当然,网站论坛的原创科技文章,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引用方式,可以像正经的科技论文那样,在引用的内容的开始或结尾处,给出引用数字(1),(2), (3)…然后在文章的末尾 给出相应数字的引用文章的list,包括原文的标题,作者,杂志名称,期刊号和发表年月日或网址链接;当然 作为论坛的文章,也可以采取其它更灵活简便的方式 如某人说,某期刊网站说,最起码也可以用“据说”,或用“ ”引号 把引用的内容括起来,读者就理解了这是引用的内容。标明引用是对引用内容的原创作作者起码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是正人君子而不是剽窃者的证明,同时也可增强作者原创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权威性。这是科技工作者起码的职业常识和道德规范,连我这个科技门外汉文科生都知道的基本常识,自诩为工程理科院士的王文清竟浑然不知,暴露了其骗子的身份。
正如有些网友已经指出的那样,王文清大段文字原封不动抄袭,连标点符号都一字不差的抄袭,观点也是抄袭的(被抄袭的文章中已经例举了电磁炮技术上不成熟和经费上不实际的各种原因),鹦鹉学舌,是标准的抄袭剽窃!被网友揭发后,王文清不知反省悔改,反而要求版主惩罚揭露其抄袭的吹哨者,反映了王文清厚颜无耻,脸皮极厚的本性,正是这种无耻不要脸的性格,才觉得抄袭剽窃当小偷也无所谓,所以可以心安理得地作案剽窃!这个抄袭事件本小,可王文清一贯的抄袭行为 和这次的表现,不但反应了其道德上的缺欠,更证明了其是个不诚实的人,难免情不自禁心安理得地在其原创文章中编造,其所有所谓的原创文章的可信度 ,也就大打折扣了。
如何写科技原创文时,既不化太多时间又不侵权呢?那就就地取材,以随便纠正王文清原创文中的科学知识的缺乏和荒谬为出发点,而写个科技原创例文吧:
看看王文清的 学术水平 ,让我这个文科生科学门外汉实在是不敢恭维。王文清“院士”声称其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老王的帖子的观点是马大神无法改变硬的东西电阻大,软的东西则容易磨损烧蚀的自然规律”(注意,如此表述就不是抄袭了,王文清学着点)。
我认为这根本就是科学上错误的观点!请让我这个文科生科技门外汉你这个理科工程“院士”补补物理常识:
一个实例就可推翻你的观点和你文章的荒谬,王文清声称的“硬的东西电阻大,软的东西则容易磨损烧蚀的自然规律” 根本就不是自然规律!以一个科学本身就错误的想当然的观点作为指责别人的出发点,整片文章从根本上错了成了废纸垃圾。
根据大量的科技文献和网络科普文献(王文清学着点,这句话就是证明下面的陈述是引用的而不是我的发明)
石墨烯(Graphene)是仅一个原子层的碳原子组成的单原子厚度的膜,它的硬度比金刚石和钢铁还硬!如果一个非洲大象站在一个仅由一个原子层石墨烯薄膜制成的吊床上睡觉或蹦跳,石墨烯薄膜吊床都不会损坏,可见其是多么硬的东西!可是石墨烯的电阻比常规的金、银、铜还要小,可能是电阻最小的物质,石墨烯基本就是强度最硬和电阻最小的物质 ,给了你的“硬的东西电阻大”的不科学外行的结论一个响亮的耳光!如果进一步展开,二层石墨烯叠加在一起并旋转一个很小的角度 ,在低温下其电阻就是零 也就是超导,这是MIT几年前的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发表在顶级学术刊物的著名研究成果(注意,这样陈述也是引用)更证明硬的东西电阻大是科学上荒谬的。
根据媒体报道(注意,这表明下列是引用)石墨烯薄膜尽管是最硬的材料,但因为仅是一个原组层的薄膜,所以它在垂直薄膜方向是很柔软的,韩国三星集团正是利用这个特性,研制由石墨烯薄膜制作的电子显示屏,可应用于折叠手机和可变形电视屏幕。而柔软的石墨烯薄膜材料由于其强大的SP电子混合轨道健强度很大,所以石墨烯是高度耐磨材料,在工业上用于润滑剂。综上,石墨烯具有柔软又耐磨的特性,给王文清的另一个结论“软的东西则容易磨损烧蚀的自然规律”这个不科学的陈述又一个响亮的耳光!
评分完成:已经给 再挥手 加上 50 银元!
喜欢再挥手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再挥手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