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始,地产巨头华夏幸福实在难言“幸福”。
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一系列问题爆发,引发了业内的强烈关注,地产大佬轰然倒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债务危机爆发,董事长道歉
华夏幸福首度承认暴雷,从公司2月1日最新发布的公告可以看到,其债务逾期本息合计高达52.55亿元,涉及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
财报虽然写着货币资金有386亿,实际可以用的只有区区8亿,悬殊巨大,哪够还债的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50多亿可能只是个开始而已。
据相关资料,2020年华夏幸福前三季度总负债超过4000亿。其中,有息负债规模为218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约34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高近598亿元、应付债券逾525亿元。
特别是短期债务很高,这是财务危险的信号。
6park.com第四季度至今,其到期需偿还融资本息金额高达559亿元,剔除主要股东支持后的融资净现金流,只剩下-371亿元。
债务危机可能引发的破产风险,一触即发。
实在是没办法了,董事长王文学只能把债权人都叫到一块开起了债委会。
在会上,王文学总结了下导致危机发生的几个原因:
一是错判了环京地区的形势;
二是新拓展的业务尚在培育;
三是扩张激进、管理不够精细。
会上还表示个人十分愧疚、无地自容,并表态华夏幸福坚决不逃废债。
几年前还风光无限的华夏幸福,在2021年初就陷入困局,令人唏嘘。
这样的债务要是倒回五年前,也许还真不是事儿。
昔日“环京霸主”
王文学,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1998年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从廊坊党委手里揽了个盖宿舍楼的活,算是进入房地产,收获第一桶金。
从2002年开始专心地搞起了产业园区、做起了园区运营商。
华夏幸福发家很猛,套路很直接:抢先一步占住北京周边的地盘,卖给在北京的打工人。
曾因重仓环京,登上河北首富的宝座,有“环京霸主”之称。
其麾下的华夏幸福,也在2016年实现了1200多亿的销售额,跻身“千亿倶乐部”,一度迈进全国房企top10行列。
然而,华夏幸福的幸福并没有维持太久。
到了2017年,雄安规划出台了。
涿州、廊坊、水清、燕郊等多个北京周边城市宣布限购。
华夏幸福的日子没那么好过了,重点项目孔雀城销量一落千丈,有网友爆料,孔雀城已经沦为“鬼城”,一片荒芜。
2017年财报显示,华夏幸福现金流为-162.28亿元,比上一年暴跌309%。
钱不够了就开始借,银行贷款、债券、信托、资管、融资,债务越滚越多……
任何一个公司的雷暴,都是有征兆的,华夏幸福也不例外。
华夏幸福在2018年就出现过债务危机,当时因为引入大金主平安成为脱困的关键,两次注资180亿元也让华夏幸福躲过一劫。
最让行业关注的,是平安与华夏幸福的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华夏幸福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净利润增⻓率应分别不低于30%、65%、105%。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14.15亿元、144.88亿元、180亿元。若达不到,华夏幸福将对平安进行现金补偿。
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开发商引入资本,最终是要付出代价。
华夏幸福一直都没有找到持续的造血能力,负债危机终究是纸包不住火。
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华夏幸福陷入资金链困局的2019年,董事长王学文通过股票套现了131亿,成为当年的套现王。
三年过去了,华夏幸福没能完成指标。董事长道歉没有用,欠的钱是要还的。
2020年以来,华夏幸福的股价一直跌跌不休,累计跌幅超过55%,已经遭遇腰斩,总市值更是蒸发高达450亿。
进入2021年,华夏幸福的处境更加危险。在这次52亿信贷资金违约之前,1月15日,已有两笔中融信托计划违约,本息总金额达到11.1亿元。这就是华夏幸福这次更大雷暴的征兆。
两笔信托计划违约,犹如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房地产启示录
华夏幸福这个巨无霸倒下一点都不稀奇。
因为外人眼里的大佬,同行眼里一看就知道问题:
核心就是商业模式的问题。
华夏幸福就是最最标准的勾地模式,然而它自己是没有产业的,需要引入产业企业,然后用住宅的超额利润来反哺产业,而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勾地模式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产业和住宅的比例,到底有多少住宅利润只有华夏自己知道。
上个时代的房地产,说好听一点就是一本万利,说难听点就是空手套白狼。
只要能拿到地,就能抵押到钱;房子还没盖,就能让买房人先交房款;房子修好了,施工单位的钱还可以再拖……
天下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意。
所以,金融游戏下,房企的显著特征就是现金流紧张,资产负债率特别高。近几年,房贷政策连年收紧,政策面上,房住不炒提了又提,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越来越紧,资金面上,三道红线出台,银行给房地产放贷有额度了,另外,房企在A股越来越难融资。
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而现在的白银时代也接近尾声,下面就是真正的青铜时代!
没有谁能是永恒的王者,往往上一个时代爬的越高的下一个时代就跌的越惨。
不光华夏幸福,泰禾因为债务问题,增发收购被驳回;阳光城、万科、世茂、苏宁等房企均有增发失败的情况。
太阳落山后,华夏幸福不会是最后倒下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