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为何在中国市场份额连年锐减

送交者: 怡春院大掌柜 [举人] 于 2017-10-24 6:22 已读 803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1安卓手机的同质化很难支撑三星手机的超高价

近些年,随着华为手机、OPPO、vivo和小米手机的崛起,让性价比成为智能手机的代名词,以至于三星手机在中低端市场面临绝大的竞争压力。而更加糟糕的是,中低端市场,因为同是安卓系统,手机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导致三星手机的区隔度不大。

而高端市场呢,差不多价位的,受到iPhone手机的影响,因为iPhone手机的系统差异化、软件差异化等,闹闹掌控了中国智能手机高端市场。

而价格稍微比三星最新款第一点,择优华为的高端手机。于是,要使用iOS系统的,自然选择了iPhone;而使用安卓系统的,则又要被华为分掉一部分“蛋糕”,而且因为华为的性价比更高,导致被分走的“蛋糕”越来越多。

2糟糕的公关案例,失掉了消费者的倾心

曾经的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三星在“召回风波”中的表现难免有双重标准之嫌,但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信息爆炸时代,差异化政策往往是封锁不住的,而且还会推波助澜。

最终导致各方批评。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曾公开表态,三星公司最初全球召回时未纳入中国,缺乏对中国消费者的尊重。 甚至有人调侃,三星的危机公关处理模式“已经要进商学院最失败公关案例了。”

然而可惜的是,三星并没有很好的修复和消费者的关系,以至于新的手机三星Galaxy S8系列中国市场仅销售两个月就出现明显销售下滑。Galaxy Note8依然未能扭转颓势。

3 失控的渠道 实际上,在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之前,早在2014年,三星手机就已经开始出现崩盘式下滑,过去三年在品牌、渠道、员工等方面都已积重难返,仅靠一款Galaxy S8或者又一款Galaxy Note8根本无法挽救三星中国市场。

更糟糕的是三星中国和渠道之间的松散捆绑模式,往往就是简单粗暴的模式,导致三星手机和渠道商之间“同甘”没问题,但是“共苦”肯定没戏,毕竟最终都是向“钱”看,向“利益”看。

但因为三星中国的渠道政策奇迹不接地气,加之三星中国拥有的决策权也很低,导致即便意识到问题,也无从改起。而只能眼睁睁看着随后崛起的OPPO和vivo与渠道商采取了更为“共同体”的合作方式:采用共同持股额模式达成了深度捆绑和长期捆绑。

4手机本地化搁浅,外企的通病 韩日企业的通病,在三星手机身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言听计从,并且还得小心伺候,更夸张的是,领导层还大多来自韩国,根本不同中国的本土化市场,最终在和华为、OPPO、vivo、小米等打渠道战和电商战中都败北,尤其是公关战中简直一败涂地。

喜欢怡春院大掌柜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怡春院大掌柜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