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价下滑和超高定价  S8在中国彻底扑街!

送交者: 怡春院大掌柜 [举人] 于 2017-07-29 5:13 已读 1064 次 大字阅读 繁体阅读

Galaxy S8被三星手机业务“掌门人”高东真(D.J. Koh)视为中国市场的“转折点”,但从实际市场销售来看,高东真要再次失望了。

根据从三星渠道人士拿到的详细销售数据,截止5月31日,三星Galaxy S8系列中国市场销售数据达18.9万台(5月25日中国市场开始首销);6月整体销售数据约29万台(其中包含京东6.18大促);而在7月前半个月,其日均出货数据约为8000台。

可以看到,三星Galaxy S8系列中国市场仅销售两个月就出现明显销售下滑,而在全球市场上,Galaxy S8也远未达三星预期 也就是说,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三星Galaxy S8截止目前销售约60万台,占比全球销售占比约6.1%,高东真预期的“转折点”并未出现。

市场压力之下,高东真近日主动对媒体透露:“三星Galaxy Note8最快8月底现身。”

但在Galaxy S8发布时间“跳票”、中国上市时间不足两个月的情况下,高东真此举无疑加重了中国三星用户的观望态度,对Galaxy S8销售更是“雪上加霜”。

一名三星资深渠道人员抱怨称:“三星手机从2014年开始出现崩盘式下滑,过去三年在品牌、渠道、员工等方面都已积重难返,仅靠一款Galaxy S8根本无法挽救三星中国市场”。

三星手机2016年4月与2017年4月中国市场数据对比(赛诺)

根据赛诺2016年4月与2017年4月公布的中国市场手机数据,三星在4000元以上价位段市场份额从18.2%大幅下滑至2.3%;在3000-3999元和2500-2999元两个价位段份额分别下滑至1.8%和1.7%,而在2500元以下价位段基本出局。

用户忠诚度同样是对企业品牌的重要考量指标,根据赛诺与微博发布的《2016年智能手机微报告》,过去三年,三星手机中国市场用户品牌忠诚度从18%下滑至12%,与之相比苹果为71%,OPPO为31%,vivo为29%,华为是26%,三星手机用户品牌忠诚度甚至落后于乐视(15%)。 今日头条算数中心公布的《2016年手机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三星换机用户品牌品牌忠诚度只有16.64%,其25%的换机用户流向了iPhone,20%流向了华为。

2016年发生的三星Note 7“爆炸门”,由于三星在中国大陆的召回时间相比其他国家晚了40天,此举让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品牌信誉遭受重创。

钱没了可以再赚,机遇丢了可以再等,但品牌形象的损失是不可逆的。建立一个品牌需要长年累月,毁灭一个品牌却是朝夕之间。

根据摩根士丹利(大摩)事后公布的调查数据,在中国市场,用户购买有意愿购买三星手机的比例出现大幅下滑。

根据GfK集团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4月三星手机中国市场份额已跌至2.3%,相比2013其在中国市场19.7%的市场份额恍如隔世。

面对全球智能手机竞争最惨烈的中国市场,面对不再健忘的中国用户,面对韩国明星艺人代言策略在中国暂停的局面,三星其实面临巨大的品牌重塑难题,此时需要采取更加亲民的定价策略,加强与中国用户的互动和了解。

但三星采取的方式是逆向将Galaxy S8提升至5700元以上的超高定价区间,甚至大幅超过了品牌溢价能力明显高于自己、其用户忠诚度高达70%的苹果iPhone

市场大势下行期间,三星正在重塑当年诺基亚和HTC在大陆市场犯的错误,Galaxy S8未达预期的销售数字背后,是中国用户用真金白银做出的真实选择。

三星渠道之惑:被伤害的合作伙伴信任难继

OPPO、vivo智能手机业务崛起之前,三星曾掌控了中国手机市场最大的线下销售渠道。借诺基亚崩盘之机,三星大量收编了诺基亚中国渠道人员,并全面引入诺基亚FD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去国代化,去运营商化,在全国各省引入FD平台商,加强对三、四级渠道的控制。

从诺基亚崛起到崩盘,证明了FD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其成功需要三个基本因素:手机要有高品牌溢价,能够给渠道商带来较高利润;产品出货规模要大,能够满足渠道商充足供货和资金流水;同时对渠道要有强有力的掌控,防止渠道串货和私自降价扰乱整体市场。

在双Galaxy旗舰策略顺风顺水的市场状况下,FD模式下的三星和各渠道合作伙伴都保证了高额收益,但中国4G牌照发放成为三星渠道崩盘的拐点。

由于对中国TD-LTE 4G市场爆发严重错判,特别是是中国移动当年宣布全面取消3G补贴,导致三星3G手机在中国市场产生严重积压。

业内预计,三星3G手机在中国市场渠道囤货数量超过100万台。

在2014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中,三星高管公开承认,“公司的库存管理、中国业务、平板电脑销售均出现了问题”,并把责任归咎于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

中国三星电子为此推出总额 25亿元的“保价”策略,意图稳定风雨飘摇的中国销售渠道,但三星总部强压的“甩货”策略和不切实际的KPI,成为引发渠道崩盘的“最后一颗稻草”。

三星手机中国大区销售主管开始对区域串货和经销商乱价视而不见,而渠道各级经销商面对混乱局面根本不敢批量进货,甚至为了清理库存赔本100元也要快速出货,目的就是吃三星200元的“价保”。

最终,仿照FD模式建立的渠道走向了与诺基亚相似的崩盘老路,不仅给各级渠道伙伴留下了至今难以磨灭的惨痛教训,也对之后三星旗舰手机线下销售产生了非正向影响。

如在Galaxy Note7“爆炸门”发生48天之后,三星宣布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Galaxy Note7手机,总计约19万部。

这个销售数字创造了三星旗舰新品中国首销的当月最差纪录,也再次加深了中国渠道商对三星的质疑和不满,甚至在Galaxy S8中国上市之初产生的短暂溢价期,也没有渠道商敢于批量“炒货”。

喜欢怡春院大掌柜朋友的这个帖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 助支持!

[举报反馈] [ 怡春院大掌柜的个人频道 ] [-->>参与评论回复] [用户前期主贴] [手机扫描浏览分享] [返回数码家电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主贴被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月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帖主社区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