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中重点描述的张灵甫和74师不同,书里的头号反派李天霞,成为了被人们唾弃的对象。
在作品的影响下,李天霞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逃跑将军,人们对他的评价自然高不到哪去。
可小说毕竟是小说,它与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李天霞被人们看作逃跑将军,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
可历史上的李天霞,并不是一个没有血性的人,他不但很有勇气,还是国军中的抗日英雄。
李天霞早年就参加了革命,成为了黄埔三期毕业生,靠着多年征战,他从基层干起,渐渐成为了军中的一位重要将领。
中原大战后,李天霞就一直跟在老友王耀武身边,在王耀武担任第三路军第一旅旅长的时候,李天霞就在他麾下担任团长。
此后,李天霞跟着王耀武南征北战,在与红军作战的时候表现十分英勇,还曾受到蒋介石的嘉奖。
抗战爆发后,王耀武率五十一师赶赴抗日前线,李天霞作为王耀武麾下的主力,与王耀武一起在上海与日军血战。他们经历了罗店血战,后来又转战南京等地继续与日军血战,在这期间李天霞始终坚定与日军作战,他的部队打得相当出色,一直到了第一次长沙会战结束。
王耀武因战功升任74军军长,这支经过无数血战磨练出来的部队,在王耀武的带领下成为了抗日的王牌,也成为国民党的绝对主力。
此时,一路随王耀武四处征战打拼出来的李天霞,也受到王耀武的提拔,成为了下属主力五十一师的师长。
后来,王耀武离开老部队,这支王牌部队的指挥官职位成为了党内将领争夺的焦点,李天霞没能成为74师的师长,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可以看出,李天霞作为王耀武的老部下,可以说是一手缔造74师的重要功臣。他在这支部队打拼这么多年,经历了无数血战,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已经证明了自己。
可无缘74师师长之职,让李天霞的仕途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并没有受到党内高层的重视,后来在孟良崮战役的诸多操作,还使得他被称为罪人,一代名将就此成了人尽皆知的逃跑将军。
后来,李天霞再也没受到重用,他跟着败兵四处逃亡,去了台湾之后,又因为擅自撤离上了军事法庭。
晚年的李天霞过得十分凄惨,被解除了军职,又不断受到打压,在台湾郁郁而终。
孟良崮战役成为了李天霞人生的分水岭,讽刺的是他无论在台湾,还是在内地,都不受待见,形象始终不好。然而真实的李天霞,并没有人们所说那样软弱。
随着机密档案的解密,以及越来越多的资料公布,李天霞的真实一面才展现在人们面前。
新中国建立后,许多原国民党老兵撰写了回忆录,他们的回忆录成为研究那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其中就有一个叫王仲模的老兵,他可不是一般的人,抗战时期他曾经担任过51师的参谋,后来又担任了83师的副参谋长。
作为74师这支部队的老人,又长期与李天霞共事,他对于李天霞的事情十分清楚。
王仲模在回忆录中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那是发生在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的事。
1939年9月,南昌地区的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安义等地进入九仙汤,另一路直奔上富。
李天霞得知此事后,立即率部前去阻击日军,当地山林密布,行军十分困难,可在李天霞的带领下,部队一路克服诸多困难,迅速抵达了九仙汤。
到达之后,李天霞立即开始布置作战,他派出部队阻击上富的敌人,随即集中兵力攻击九仙汤的敌人。
51师的战士们打得十分英勇,在上富直接消灭了日军一个大队,随后李天霞身先士卒,带领部队向九仙汤发起猛攻。
盘踞在这里的日军没想到李天霞部打得这么猛,一番战斗就被彻底打崩,日军再也没有往日的勇气,他们开始疯了一样向靖安方向逃跑。
杀红了眼的李天霞,带着部队一路猛追,日军被这么一路猛打,只能狼狈逃跑。
可在李天霞的拼杀下,该地的大部分日军被51师的战士们消灭。
部队在一路追击的过程中,还俘虏了不少日本兵,这在那个年代是比较少见的。
日军由于长期被洗脑,将被俘视为耻辱,这使得战场上中国军队很少能抓到日军俘虏。
这些被俘的日军,知道中国军队是比较讲武德的,他们就没把中国军队当回事。
被俘之后,依旧趾高气扬看不起人。
没想到李天霞得知消息后赶了过来,他二话没说带头就砍了为首的日本兵,战士们见状纷纷跟上,将这些日军俘虏杀光。
战后,李天霞还让人将这些日军的头颅,送到了靖安。
盘踞在靖安的日军见到这些头颅,这才发现李天霞部不好惹,他们不敢主动出击,只能龟缩在靖安避战不出。
这段往事,就是李天霞在抗日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能在王耀武麾下一路打拼起来,能得到74师老人们的一致认可,李天霞若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他根本就不会得到将士们的认可。
其实在孟良崮战役期间,李天霞没有尽全力营救74师,可他并没有逃跑,还是想方设法营救74师。
只是面对华野的主力,李天霞的部队确实没能力帮74师解围。
战后,他的问题已经被国民党高层查清楚了,说他是逃跑将军,实在是有些冤枉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