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golang是如何进行垃圾回收的。我们知道,目前各语言进行垃圾回收的方法有很多,如引用计数、标记清除、分代回收、三色标记等,各种方式都有其特点,GO语言在发展过程中, 其GC算法也是不断改进的。
GO的GC里程碑
v1.3以前:STW
golang的垃圾回收算法都非常简陋,其性能也广被诟病:go runtime在一定条件下(内存超过阈值或定期如2min),暂停所有任务的执行,进行mark&sweep操作,操作完成后启动所有任务的执行。在内存使用较多的场景下,go程序在进行垃圾回收时会发生非常明显的卡顿现象(Stop The World)。在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的后台服务进程中,这种延迟简直是不能忍受的!这个时期国内外很多在生产环境实践go语言的团队都或多或少踩过gc的坑。当时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尽快控制自动分配内存的内存数量以减少gc负荷,同时采用手动管理内存的方法处理需要大量及高频分配内存的场景。
v1.3:Mark STW & Sweep
1.3版本中,go runtime分离了mark和sweep操作,和以前一样,也是先暂停所有任务执行并启动mark,mark完成后马上就重新启动被暂停的任务了,而是让sweep任务和普通协程任务一样并行的和其他任务一起执行。如果运行在多核处理器上,go会试图将gc任务放到单独的核心上运行而尽量不影响业务代码的执行。go team自己的说法是减少了50%-70%的暂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