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面试题——基础篇1

文章目录

一、简述etcd及其特点

  • etcd是CentOS团队发起的开源项目,是一个管理配置信息和服务发现(service discovery)的项目,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高可用的分布式键值(key-value)数据库,基于Go语言实现。

特点:

  • 简单:支持REST风格的HTTP+JSON API
  • 安全: 支持HTTPS方式的访问
  • 快速: 支持并发1 k/s 的写操作
  • 可靠: 支持分布式结构,基于Raft的一致性算法,Raft是一套通过选举主节点来实现分布式系统一致性的算法。

二、简述 etcd 适应的场景

  1. 服务发现(Service Discovery):服务发现主要解决在同一个分布式集群中的进程或服务,要如何才能找到对方并建立连接。本质上来说,服务发现就是想要了解集群中是否有进程在监听 udp 或 tcp 端口,并且通过名字就可以查找和连接。
  2. 消息发布与订阅:在分布式系统中,最适用的一种组件间通信方式就是消息发布与订阅。即构建一个配置共享中心,数据提供者在这个配置中心发布消息,而消息使用者则订阅他们关心的主题,一旦主题有消息发布,就会实时通知订阅者。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做到分布式系统配置的集中式管理与动态更新。应用中用到的一些配置信息放到 etcd 上进行集中管理。
  3. 负载均衡:在分布式系统中,为了保证服务的高可用以及数据的一致性,通常都会把数据和服务部署多份,以此达到对等服务,即使其中的某一个服务失效了,也不影响使用。etcd 本身分布式架构存储的信息访问支持负载均衡。etcd 集群化以后,每个 etcd 的核心节点都可以处理用户的请求。所以,把数据量小但是访问频繁的消息数据直接存储到 etcd 中也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的效果。
  4. 分布式通知与协调:与消息发布和订阅类似,都用到了 etcd 中的 Watcher 机制,通过注册与异步通知机制,实现分布式环境下不同系统之间的通知与协调,从而对数据变更做到实时处理。
  5. 分布式锁:因为 etcd 使用 Raft 算法保持了数据的强一致性,某次操作存储到集群中的值必然是全局一致的,所以很容易实现分布式锁。锁服务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保持独占,二是控制时序。
  6. 集群监控与 Leader 竞选:通过 etcd 来进行监控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并且实时性强。

三、简述什么是 Kubernetes

  • Kubernetes 是一个全新的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布式系统支撑平台。是 Google 开源的容器集群管理系统(谷歌内部:Borg)。
  • 在 Docker 技术的基础上,为容器化的应用提供部署运行、资源调度、服务发现和动态伸缩等一系列完整功能,提高了大规模容器集群管理的便捷性。并且具有完备的集群管理能力,多层次的安全防护和准入机制、多租户应用支撑能力、透明的服务注册和发现机制、內建智能负载均衡器、强大的故障发现和自我修复能力、服务滚动升级和在线扩容能力、可扩展的资源自动调度机制以及多粒度的资源配额管理能力。

四、简述 Kubernetes 和 Docker 的关系

  • Docker 提供容器的生命周期管理,和Docker 镜像构建运行时容器。它的主要优点是将软件、应用程序运行所需的设置和依赖项打包到一个容器中,从而实现了可移植性等优点。
  • Kubernetes 用于关联和编排在多个主机上运行的容器。

五、简述 Kubernetes 中什么是 Minikube、Kubectl、Kubelet

  • Minikube 是一种可以在本地轻松运行一个单节点 Kubernetes 群集的工具。
  • Kubectl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使用该工具控制 Kubernetes 集群管理器,如检查群集资源,创建、删除和更新组件,查看应用程序。
  • Kubelet 是一个代理服务,它在每个节点上运行,并使从服务器与主服务器通信。

六、简述 Kubernetes 常见的部署方式

  • kubeadm:也是推荐的一种部署方式;
  • 二进制部署;
  • minikube:在本地轻松运行一个单节点 Kubernetes 群集的工具。

七、简述 Kubernetes 如何实现集群管理

  • 在集群管理方面,Kubernetes 将集群中的机器划分为一个 Master 节点和一群工作节点 Node。
  • 其中,在 Master 节点运行着集群管理相关的一组进程 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 和 kube-scheduler,这些进程实现了整个集群的资源管理、Pod调度、弹性伸缩、安全控制、系统监控和纠错等管理能力,并且都是全自动完成的。

八、简述 Kubernetes 的优势、适应场景及其特点

  • Kubernetes 作为一个完备的分布式系统支撑平台,其主要优势:

    1. 容器编排
    2. 轻量级
    3. 开源
    4. 弹性伸缩
    5. 负载均衡
  • Kubernetes 常见场景:

    1. 快速部署应用
    2. 快速扩展应用
    3. 无缝对接新的应用功能
    4. 节省资源,优化硬件资源的使用
  • Kubernetes 相关特点:

    1. 可移植: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多重云(multi-cloud)。
    2. 可扩展:模块化,、插件化、可挂载、可组合。
    3. 自动化:自动部署、自动重启、自动复制、自动伸缩/扩展。

九、简述 Kubernetes 的缺点或当前的不足之处

  • 安装过程和配置相对困难复杂。
  • 管理服务相对繁琐。
  • 运行和编译需要很多时间。
  • 它比其他替代品更昂贵。
  • 对于简单的应用程序来说,可能不需要涉及 Kubernetes 即可满足。

十、简述 Kubernetes 相关基础概念

  • master:k8s集群的管理节点,负责管理集群,提供集群的资源数据访问入口。拥有 Etcd 存储服务(可选),运行 Api Server 进程,Controller Manager 服务进程及 Scheduler 服务进程。
  • node(worker):Node(worker)是 Kubernetes 集群架构中运行 Pod 的服务节点,是 Kubernetes 集群操作的单元,用来承载被分配 Pod 的运行,是 Pod 运行的宿主机。运行 docker eninge 服务,守护进程 kunelet 及负载均衡器 kube-proxy。
  • pod:运行于 Node 节点上,若干相关容器的组合。Pod 内包含的容器运行在同一宿主机上,使用相同的网络命名空间、IP 地址和端口,能够通过 localhost 进行通信。Pod 是 Kurbernetes 进行创建、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它提供了比容器更高层次的抽象,使得部署和管理更加灵活。一个 Pod 可以包含一个容器或者多个相关容器。
  • label:Kubernetes 中的 Label 实质是一系列的 Key/Value 键值对,其中 key 与 value可自定义。Label 可以附加到各种资源对象上,如 Node、Pod、Service、RC 等。一个资源对象可以定义任意数量的 Label,同一个 Label 也可以被添加到任意数量的资源对象上去。Kubernetes 通过 Label Selector(标签选择器)查询和筛选资源对象。
  • Replica Set(副本集): Pod 只是单个应用实例的抽象,要构建高可用应用,通常需要构建多个同样的副本,提供同一个服务。Kubernetes 为此抽象出副本集 Replica Set,其允许用户定义 Pod 的副本数,每一个 Pod 都会被当作一个无状态的成员进行管理,Kubernetes 保证总是有用户期望的数量的 Pod 正常运行。当某个副本宕机以后,控制器将会创建一个新的副本。当因业务负载发生变更而需要调整扩缩容时,可以方便地调整副本数量。
  • Deployment:Deployment 在内部使用了 RS 来实现目的,Deployment 相当于 RC的一次升级,其最大的特色为可以随时获知当前 Pod 的部署进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百慕卿君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