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环工作原理分析

        电流环是电流反馈系统,一般指的是将输出电流采用正反馈或负反馈的方式接入处理环节的方法,主要为了通过提高电流的稳定性能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所谓环的概念,它要出去两根线进行传输,到达处理器之后要接上负载电阻,以供AD采样,正好构成一个环状。
        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第三,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一般传感器会把一个物理信号利用电桥等转化为与之对应的电信号,比如电压或电流。下面以一个恒流源电路来分析电压信号怎么产生与负载无关的电流信号,当然要产生4-20mA的电流信号,则把电压信号利用放大电路进行变换之后肯定是能做到的。如果传感器直接出来的是电流信号,则可以先变为电压信号,再经过信号调理电路肯定还能转换到4-20mA的电流信号。当然变换过程中的关系别人不需要知道。但是自己得知道,这样才能知道4mA的电流对应的物理量是多少,20mA的信号对应的物理量是多上少。下图是郝兰德电路,是典型的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其特点是负载电阻有一端接地(恒流源通常有这个要求),而取样电阻两端均不接地。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个要求,关键就是上面一个运放和电阻的匹配。上面一个运放显然是跟随器,其输入阻抗很高,可以看成开路,其输出阻抗很低,可以看成电压源,而电位与Rs右端相同。这样就避免了R2中电流对输出的影响(R2不从输出端取用电流)。由运放虚短概念可知:

V2=V1,V5=V4,
V3=V2+(V2/R3)*R4 => V3=V2*(1+R4/R3)=V1*(1+R4/R3)
V1=R1*(V5-V)/(R1+R2)+V => V5=V1*(1+R2/R1)–V*(R2/R1)
由V3=V1*(1+R4/R3)知V1可以由V3表达,假设R4/R3=R2/R1,
则V5=V3–V*(R2/R1)=V4
采样电阻RS两端的电压为:V3-V4= V*(R2/R1) ;流过RS的电流为:(V*(R2/R1))/RS,其大小与负载电阻RL无关,受输入电压V控制。因此在处理器端对数据进行采集时,一般是把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再用ADC来处理。对于精度不高的场合可以就直接接一个250欧姆的精密电阻,转化为1-5V的信号,如果精度要求高的话可以先用运放来处理再用ADC采集。

### 电压外环电流内环的控制原理 在电力电子领域,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是一种常见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这种架构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电机驱动和其他功率转换设备中。 #### 双闭环系统的组成 双闭环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 1. **电压外环**:负责调节输出电压至目标值。它通过对实际输出电压与期望值之间的偏差进行处理,生成一个参考信号传递给电流内环[^2]。 2. **电流内环**:专注于控制电感电流的平均值,使其跟踪来自电压外环的参考信号。这一步骤通过快速响应负载变化或输入扰动来维持稳定的输出特性[^2]。 --- #### 工作机制详解 ##### 输出电压采样与误差放大 (电压外环) - 实际输出电压 $ V_{\text{out}} $ 被采样并与设定的目标电压 $ V_{\text{ref}} $ 比较。 - 得到的差值经由误差放大器转化为一个新的参考信号 $ I_{\text{ref}} $, 表示所需的电感电流平均值[^2]: $$ I_{\text{ref}} = E(V_{\text{ref}}, V_{\text{out}}) $$ 其中 $ E(\cdot) $ 是误差放大的函数形式。 ##### 电感电流采样与比较 (电流内环) - 电感上的瞬时电流 $ i_L(t) $ 经过传感器采集后形成反馈信号。 - 将该反馈信号与从电压外环传来的参考信号 $ I_{\text{ref}} $ 对比得出新的误差量。 - 此误差再送入高增益的电流误差放大器进一步增强,并最终决定 PWM 占空比的变化规律[^2]: 对于 Buck 或 Boost 类型变换器而言, $$ D \propto G(I_{\text{error}}) $$ 这里 $ D $ 表征占空比比例因子;$ G(\cdot) $ 则代表了整个控制器内部映射关系。 随后利用三角波调制技术生成具体作用于功率器件门极驱动端口上的脉冲序列完成周期性切换操作以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 ### 应用于电机驱动场景下的特点分析 当把这套理论框架迁移到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或者无刷直流马达(BLDC Motor)等领域时,则需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 功率级配置不同可能导致额外补偿环节引入; - 高频分量抑制需求促使滤波网络优化设计成为必要条件之一; - 多变量耦合现象使得整体建模更加困难但也提供了更多改进空间比如采用前馈解耦策略等等[^1].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AC/DC适配器还是现代复杂的伺服传动装置里头都离不开这样一套基于双层嵌套逻辑构建起来的核心算法支撑体系. ```python def dual_loop_control(voltage_ref, voltage_out, current_sense): """ Simulate a basic dual-loop control system. Parameters: voltage_ref : float Reference output voltage. voltage_out : float Measured output voltage. current_sense : float Sensed inductor current. Returns: duty_cycle : float Calculated PWM duty cycle based on the error signals. """ # Voltage outer loop calculation v_error = voltage_ref - voltage_out i_ref = gain_voltage * v_error # Current inner loop calculation i_error = i_ref - current_sense pwm_signal = gain_current * i_error # Limiting PWM signal to valid range [0, 1] duty_cycle = max(0, min(1, pwm_signal)) return duty_cycle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