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驱动开发(TDD)实战指南
1. TDD 概述
TDD(测试驱动开发)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强调在编写满足需求的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代码。TDD 的生命周期包含三个简单步骤,也被称为“红 - 绿 - 重构”:
- 编写测试并使其失败(红) :编写测试用例和断言,此时测试应无法通过。
- 实现代码使测试通过(绿) :编写足够的代码来使测试用例通过。
- 重构代码并再次测试 :优化代码结构,同时确保测试仍然通过。
TDD 有诸多优点:
- 确保代码符合需求 :迫使开发者根据需求进行开发,并不断优化代码以满足应用程序的要求。
- 促进松耦合代码 :为了便于测试,代码需要设计成松耦合的。
- 支持无 GUI 测试 :可以在没有图形界面的情况下对代码进行增量测试。
- 提高代码质量信心 :编写大量单元测试,至少覆盖 80 - 85% 的代码,让开发者对代码质量和缺陷覆盖情况更有信心。
然而,TDD 并非适用于所有场景。例如,对于难以自动化测试的代码(如 WPF 视图),需要引入更复杂的 UI 自动化机制和 UI 宏来保证测试执行的正确性。此外,如果需求存在无法在测试环境中模拟的依赖项(如针对生产数据库备份副本测试数据层),TDD 可能不太适用。
2. 代码覆盖率
代码覆盖率是 TDD 中常用的一个指标,它表示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