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单例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目的在于保证一个类仅有一个实例,并通过一个全局访问点提供对该实例的访问。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它有助于在系统中维护某些资源的唯一性,例如配置信息、数据库连接等,防止资源的重复创建和浪费。为了实现单例模式,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 私有构造函数:确保外部代码不能通过常规方式创建该类的实例(如通过new创建实例)。
- 静态实例属性:用于保存单一实例的引用,并确保其唯一性。
- 公有静态方法:提供一个访问点,使外部能够获取到唯一的实例。
- 线程安全措施:在多线程环境中确保实例的唯一性不受影响。
实现方式
饿汉式(静态常量)
饿汉式实现方式在类加载时就完成了实例的初始化,因此它是线程安全的。但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在不需要使用实例时就提前占用了系统资源。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静态常量,类加载时就完成了初始化,避免了线程同步问题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
// 静态方法,提供全局访问点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有些人可能不赞同这种立即初始化的做法,因为它不支持懒加载。在实例占用大量资源或初始化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提前创建实例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理想情况下,我们应该仅在需要时才创建实例。然而,如果初始化过程耗时,那么延迟到真正需要时才进行初始化可能会影响系统性能,例如,在处理客户端请求时进行初始化可能会导致响应延迟甚至超时。因此,通过提前在程序启动时完成这些耗时的初始化操作(即饿汉式实现),我们可以避免在程序运行时对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根据fail-fast原则(有问题及早暴露),我们更倾向于在程序启动时就创建这些资源密集型的实例。这样做可以在资源不足时(例如内存溢出)立即发现问题,并促使开发者尽快解决,而不是等到程序运行后才因为资源问题导致系统崩溃,这样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懒汉式(线程不安全)
懒汉式实现方式在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方法时才创建实例,因此它支持懒加载。但在多线程环境下,这种实现方式可能导致多个实例被创建。具体的代码实现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Single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