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把 Broker、Producer 和 Conusmer 的部分源码和核心的机制介绍的差不多了,但是其实 RocketMQ 中还有一个比较关键但是我们平时很容易忽略的组件——NameServer。
在日常的使用中,我们接触的最多的还是 Producer 和 Consumer,而 NameServer 没有直接跟我们有交互。就像 Kafka 集群背后用于其集群元数据管理的 Zookeeper 集群一样,NameServer 也在背后支撑着 RocketMQ 正常工作。
你给翻译翻译,什么叫 NameServer
NameServer 你可以简单的把它理解成注册中心。
Broker 启动的时候会将自己注册到 NameServer 中,注册的同时还会将 Broker 的 IP 地址、端口相关的数据,以及保存在 Broker 中的 RocketMQ 集群路由的数据一并跟随心跳发送到 NameServer。这里的路由信息是指 Topic 下的 MessageQueue 分别都在哪台 Broker 上。
而 Producer 则会从 NameServer 中获取元数据,从而将 Message 发到对应的 Broker 中去。
相应的,Consumer 也需要从 NameServer 中获取数据。平常我们配置消费者,里面重要的信息主要就两个,分别是你要消费的 Topic 和当前的 Consumer Group。根据配置,Consumer 会去 NameServer 获取对应的 Topic 都有哪些 Broker,其真实的 IP 地址和端口是多少,拿到了这个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消息消费了。
注册 Broker 都做了什么
这里我们先通过注册 Broker 的源码来预热一下,为后面阅读整个部分的源码做准备,直接上代码。
首先这里做了一个对 Broker 版本的区分,不同的版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鉴于官网现在最新的版本都已经到了 4.9.0
了,就暂时先不考虑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