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鸿蒙系统宣布全面开源,但目前除了魅族外,还没有任何一家国产品牌接下华为抛出的橄榄枝。这种大厂犹豫,小厂果断的结果着实让人意外。相信很多读者都想不通,为何魅族这样的小品牌都敢于尝试鸿蒙,而以小米为首的国内大厂却选择集体沉默?
在笔者看来,小米、OPPO等国产大厂不第一时间对鸿蒙系统表态,其实也是有自己的顾虑。站在支持国产操作系统的角度,国产大厂支持鸿蒙是理所应当。但若是支持鸿蒙会对品牌形象或产品销量造成影响。那么,这些厂商是维持现状,还是支持鸿蒙就值得考虑。
目前来看,以小米为首的国产手机厂商并非不愿意支持鸿蒙,只是在权衡利弊。
从产品竞争力变化而言,其实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和搭载安卓系统的手机,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体验差异。
但在海外,手机没有成熟的GMS服务,凭借还没有成型的鸿蒙应用生态,根本无法招揽用户。如今各大手机品牌都在开辟海外市场,全面接入鸿蒙相当于海外布局功亏一篑,国产大厂自然不愿意在这时支持鸿蒙系统。
而在生态建设方面,目前有意向开发自家物联网操作系统的厂商并不是只有华为。小米、OPPO、vivo等品牌都在努力打造硬件闭环,同时自研物联网操作系统也都提上了日程。
在此关键时刻押注鸿蒙,无异于给华为做嫁衣,用自己的硬件帮助华为提升在物联网领域的竞争力。
华为虽然手机业务短时间内无法重回巅峰,但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华为、小米以及OPPO一直是竞争关系,成人之美并不符合商场生存法则。
至于魅族为何选择鸿蒙系统,根本原因在于魅族需要鸿蒙系统帮助。魅族的智能家居生态刚开始建设,联手鸿蒙既能起到宣传作用,又能节省不必要开支。
而小米、OPPO等厂商,已经在硬件生态建设上耗费了大量心血,很多项目都处在开发当中。此时接入鸿蒙,前期投入等同于打水漂,损失也不可避免。
当然,长远来看,笔者认为,鸿蒙最终会成为国内厂商的集体备胎方案。毕竟,OPPO在2020年就关注了华为官方账号,小米产业投资人潘九堂也曾对合作充满信心。
国产大厂之所以沉默,或许只是还不到时机而已。
文/JING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