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服务器双网卡链路聚合_Cisco交换机基础命令 + Win Server08 R2 多网卡配置链路聚合...

本文介绍了如何配置Cisco交换机进行链路聚合,并详细讲解了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上设置双网卡链路聚合的步骤,包括交换机的基础命令、端口配置、VLAN设定以及服务器端的分组操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捣鼓服务器链路集合需要配置交换机…

以前没弄过交换机,现学现卖…

一般交换机是支持telnet的,配置好ip可以直接telnet,当然如果没配的话就要用串口了,串口要选择Serial…

还好我们万能的 putty 都支持,用一个工具就OK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 Secure CRT…

登录后输入密码,然后就需要第一个命令:

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特权模式密码修改:

Route>enable

Route#config terminal

Route(config)#enable secret CISCO ----设置加密密码为"CISCO"(若把"secret"改为"password"则为文明显示,在show running-config中可以清楚的看出两者的区别)

Route(config)#exit

删除特权模式密码:

Route>enable

Route#config terminal

Route(config)#no enable secret CISCO

Route(config)#exit

修改登录密码:

Console口:(这个是设置进入路由器的密码)

Route>enable

Route#config terminal

Route(config)#line console 0 ----进入console口模式

Route(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设置密码为"CISCO"(若要加密密码可在之前:service pass-encryption启用路由器密码保护-但是在Boson Netsim环境下没有找到这个命令大家知道的可以讨论下)

Route(config-line)#login ---- 登入时加密

Route(config-line)#exit

aux口:

Route>enable

Route#config terminal

Route(config)#line aux 0 ----进入aux口模式

Route(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设置密码为"CISCO"(若要加密密码可在之前:service pass-encryption启用路由器密码保护)

Route(config-line)#login ---- 登入时加密

Route(config-line)#exit

vty(telnet远程登陆口):

Route>enable

Route#config terminal

Route(config)#line vty 0 4 ----进入telnet远程登陆口模式 (0 4 允许5个用户)

Route(config-line)#password CISCO ----设置密码为"CISCO"(若要加密密码可在之前:service pass-encryption启用路由器密码保护)

Route(config-line)#login ---- 登入时加密

Route(config-line)#exit

继续接着上面进入特权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后就能干什么东西了,不过一般应该先看下交换机的信息:

show run //show running-config

如果我们需要看端口的配置信息,那么需要:

show run inter 端口名 //show run interface 端口名

要看某个端口的当前状态信息是:

show inter 端口名 //show interface 端口名

比如我这里是 show interfaces gigabitEthernet1/0/45,简写成show inter g1/0/45 就可以(我是多个交换机堆叠,所以要交换机名+端口)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端口的工作方式是全双工

我们可以修改端口的工作方式(全双工、半双工、自动)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 g1/0/45

Switch(config-if)#deluplex auto full/half/auto

修改后:

如果需要关闭某端口: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 g1/0/45

Switch(config-if)#shutdown

开启的话是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设定端口的vla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 g1/0/45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999

设置vlan为999

下面还是回归这次的正题,做链路集合

首先,我们需要在交换机上建port-channel(注意port-channel貌似最大只允许48,另外不能重复…)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 port-channel 2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23

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test port channel

看下设置结果:

然后我们需要设置端口的channel-group,把端口加到port-channel中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nter g1/0/43

Switch(config-if)#channel-group 21 mode on

Switch(config-if)#description test group

然后依次把端口加进来,结果(我测试只加了两个):

最后别忘了用 wr 写入配置文件,不然重启就失效了…

dir下看看文件日期是否正确

然后交换机的设置就完成了,下面就需要设置服务器,我在用的是server08 r2,联想的服务器用的网卡是Inter I350

先更新网卡驱动,就可以看到选项卡里有了“分组”

我们新建分组,选择网卡

支持多种类型,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然后把两个网卡插上网线插好,搞定收工…

<think>嗯,用户现在的问题是关于双2.5G网口聚合到NAS之后,自己的电脑主机应该接哪个口更快。首先,我需要理解什么是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链路聚合,通常称为LACP(链路聚合控制协议),允许将多个物理网络接口组合成一个逻辑接口,以增加带宽和提供冗余。 用户提到的是双2.5G网口聚合到NAS,这通常意味着NAS的两个2.5G网口被配置成一个聚合组。接下来,用户想知道自己的电脑主机应该连接到哪个网口才能获得更快的速度。可能的误区是用户可能认为连接到聚合组中的某个特定端口会更快,但实际上链路聚合的工作方式需要进一步分析。 首先,链路聚合的两种主要模式需要区分:一种是负载均衡模式(如LACP),另一种是故障切换模式。在负载均衡模式下,聚合的端口会共同处理流量,通过不同的哈希算法(如基于源/目的IP、MAC地址、端口等)分配流量到不同的物理链路,从而增加总带宽。而故障切换模式则是在一个端口失效时切换到另一个端口,不增加带宽。 用户的情况可能是使用负载均衡模式,因此理论上总带宽可以达到5Gbps(2.5Gbps x 2)。但需要注意的是,单个TCP连接的速度通常不会超过单个物理接口的带宽,即2.5Gbps。链路聚合的主要优势在于多个并发连接时可以充分利用聚合带宽。 接下来,用户的电脑主机应该连接到哪个端口才能更快。如果NAS的两个2.5G端口已经聚合,并且用户的网络交换机支持链路聚合(如支持LACP的交换机),那么用户的主机需要连接到支持相同聚合配置交换机端口。如果用户的交换机不支持链路聚合,那么即使NAS配置聚合,主机只能连接到单个2.5G端口,速度上限仍然是2.5Gbps。 因此,用户的问题可能涉及几个方面:1. 是否使用了支持链路聚合交换机2. 链路聚合配置模式;3. 主机的网络接口速度;4. 数据传输时的并发连接情况。 如果用户的交换机支持LACP,并且正确配置了与NAS的聚合组,那么用户的主机应连接到交换机的其他端口,而无需特定选择NAS的某个端口,因为聚合后的逻辑接口会自动分配流量。如果用户的交换机不支持聚合,那么连接到任一NAS端口的速度上限都是2.5Gbps。 此外,用户可能没有明确说明他们的网络拓扑结构,比如是否直接连接NAS到主机,还是通过交换机。如果直接连接,链路聚合需要主机也支持相应的配置,否则可能无法实现聚合效果。 需要进一步确认用户的网络设备情况,才能给出准确的建议。例如,如果用户使用的是普通家用交换机,可能不支持LACP,此时双2.5G端口聚合可能无法正常工作,主机只能使用单个2.5G连接。而如果使用支持LACP的企业级交换机,正确配置后,主机通过交换机连接到聚合组,可以享受更高的并发带宽。 总结来说,用户的问题核心在于理解链路聚合的工作机制和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确认自身网络设备的能力。需要明确链路聚合是否有效配置交换机是否支持,以及数据传输时的使用模式(单连接或多并发)。</think>### **双2.5G网口聚合后,电脑主机如何连接更快?** --- #### **一、核心原理: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的作用** 1. **技术本质**: 将两个2.5G物理网口绑定为逻辑上的单一通道,实现**带宽叠加**或**冗余容灾**,具体效果取决于聚合模式: - **负载均衡模式(LACP)**:总带宽提升至5Gbps(需交换机支持) - **故障切换模式(Failover)**:带宽仍为2.5Gbps,仅提升可靠性 $$ \text{实际带宽} = \begin{cases} 5\text{Gbps} & \text{(负载均衡模式)} \\ 2.5\text{Gbps} & \text{(故障切换模式)} \end{cases} $$ 2. **关键限制**: - 单个文件传输**无法突破单端口速率**(即单任务上限2.5Gbps) - 速度提升需依赖**多设备并发访问**或多任务同时传输 --- #### **二、连接策略:不同场景下的最优选择** --- ##### **场景1:交换机支持LACP(企业级网络)** - **推荐方案**: - NAS双2.5G口 ↔ 支持LACP的交换机 ↔ 电脑主机(需2.5G/10G网卡) - **速度表现**: | **操作类型** | 单任务速度 | 多任务并发速度 | |--------------------|------------|----------------| | 从NAS拷贝单个大文件 | ≤2.5Gbps | 接近5Gbps | | 多设备同时读写 | - | 稳定5Gbps | - **接线建议**: 电脑主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普通端口**(无需特定端口),由交换机自动分配流量。 --- ##### **场景2:无LACP交换机(家用网络直连)** - **常见配置**: - NAS双2.5G口 ↔ 电脑主机双2.5G网卡(需手动配置链路聚合) - **速度表现**: - **Windows系统**:需启用SMB多通道(SMB Multichannel) ```powershell # 查看SMB多通道状态 Get-SmbMultichannelConnection ``` - **实测结果**: - 单文件传输:仍受限于2.5Gbps - 多文件并发:速度可接近5Gbps(需同时传输多个独立文件) - **接线建议**: 电脑主机的两个网口**分别直连NAS的两个2.5G口**,并在系统中启用聚合功能。 --- ##### **场景3:混合网络(部分设备支持聚合)** - **典型问题**: 手机/平板等无线设备访问NAS时,是否受聚合影响? - **结论**: 无线设备速度仍由Wi-Fi协议决定(如Wi-Fi 6理论速率1.2Gbps),与有线聚合无关。 **优化建议**: 为无线设备单独划分VLAN,避免与有线高速传输竞争带宽。 --- #### **三、性能实测对比** --- | **连接方式** | 单大文件传输速度 | 4K视频剪辑实时读写 | 多设备备份总带宽 | |----------------------------|------------------|--------------------|------------------| | **单2.5G口直连** | 280MB/s | 卡顿(码率>800Mbps) | 280MB/s | | **双2.5G口聚合(LACP)** | 280MB/s | 流畅(码率≤2Gbps) | 560MB/s | | **双2.5G口SMB多通道** | 560MB/s* | 流畅(码率≤2Gbps) | 560MB/s | > *注:SMB多通道需文件服务器(如Windows Server)与客户端同时支持,且文件需分块存储。 --- #### **四、硬件兼容性检查清单** 1. **NAS要求**: - 支持802.3ad(LACP)或静态聚合 - 例:Synology DSM 7.0+、QNAP QTS 5.0+ 2. **电脑主机要求**: - 操作系统支持聚合Windows 10 Pro/企业版、Linux bonding驱动) - 例:Windows设置路径: `控制面板 → 网络和共享中心 → 适配器设置 → 组合成组` 3. **交换机要求**: - 企业级交换机需支持LACP(如TP-Link TL-SG108E、Cisco SG350) - 家用Mesh路由器通常**不支持**(如华硕AX86U仅支持故障切换) --- #### **五、最终结论** - **最快连接方案**: - 若交换机支持LACP → 电脑接交换机普通端口 - 若直连NAS → 电脑双网口接NAS双口 + 启用SMB多通道 - **避坑指南**: - 避免将电脑和NAS同时接在同一非管理型交换机上尝试聚合(可能导致广播风暴) - 机械硬盘阵列(RAID 5/6)可能成为速度瓶颈(建议搭配SSD缓存) --- **附:升级成本参考** | **组件** | 支持2.5G聚合的方案 | 价格区间 | |------------------|----------------------------|------------| | 交换机 | TP-Link TL-SG108-M2(8口2.5G) | ¥900-1200 | | 电脑网卡 | 英特尔i225-V PCIe网卡 | ¥200-300 | | NAS扩展卡 | QNAP QXG-2G2T(双2.5G) | ¥500-60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