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课设模版
目录
实验计算机的设计…………………………………………………………………………………2
1.整机逻辑框设计………………………………………………………………...............2
2.指令系统设计…………………………………………………………………………..…………3
3.微操作控制部件设计…………………………………………………………..……………..6
4.设计组装实验计算机连接图……………………………………………….……………….8
5.编写调试程序……………………………………………………………….…………………...9
课程设计总结…………………………………………………………………………..……….…. 11
三、参考文献……………………………………………………………………….11
实验计算机的设计
一、整机逻辑框图设计
模型机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运算器又是有299,74LS181完成控制信号功能的算逻部件,暂存器DR1,DR2,及三个通用寄存器,,等组成。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时序电路、控制存储器及相应的译码电路组成。
存储器RAM是通过CE和W/R两个微命令来完成数据和程序的的存放功能的。输出设备有两位LED数码管和W/R控制完成的。
图1-1 模型机结构框图
注:本系统的数据总线为16位,指令、地址和程序计数器均为8位。当数据总线上的数据打入指令寄存器、地址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时,只有低8位有效。
2、指令系统的设计
(1)、数据格式:
本实验计算机采用定点补码表示法表示数据,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
76 5 4 3 2 1 0符号尾 数其中第8位为符号位,数值表示范围是:-1≤X<1
(2)指令格式:
(算术逻辑指令
设计9条单字长算术逻辑指令,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
7 6 5 43 21 0OP-CODErsrd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的寄存器,并规定:
Rs或rd选定寄存器00Ax01Bx10Cx 9条算术逻辑指令的名称、功能和具体格式见表8-2。
(存储器访问及转移指令
存储器的访问有两种,即存数和取数。它们都使用助记符MOV,但其操作码不同。转移指令只有一种,即无条件转移(JMP)。指令格式如下:
7 65 43 21 000MOP-CODErdD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寄存器。M为寻址模式,D随M的不同其定义也不相同,如下表所示:
寻址模式M有效地址E说 明00E=D直接寻址01E=(D)间接寻址10E=(RI)+DRI变址寻址11E=(PC)+D相对寻址 注:扩展直接寻址用于面包板上扩展的存储器的寻址。
(I/O指令
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
7 6 5 43 21 0OP-CODEaddrrd其中,当OP-CODE=0100且addr=10时,从“数据输入电路”中的开关组输入数据;当OP-CODE=0100且addr=01时,将数据送到“输出显示电路”中的数码管显示。
3、指令系统
本实验共有14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8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4条。输入输出指令2条。如图2.1列出了各条指令的格式、汇编符号和指令功能。
汇编符号指令的格式功 能MOV rd,rs
ADD rd,rs
SUB rd,rs 1000 rs rd
1001 rs rd
1010 rs rd rs rd
rs+rd rd
rd-rs rdINC rd
AND rd,rs
NOT rd
ROR rd 1011 rd rd
1100 rs rd
1101 rd rd
1110 rd rd rd+1 rd
rs∧rd rd
rd rd
rd
ROL rd 1111 rd rd rd
MOV [D],rd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