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PS辅助定位
AGPS是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辅助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是手机开始内置GPS芯片以后发展起来的技术。关于这个名词,国内有些“小伙伴”容易把它与基站定位混淆。 AGPS定位时,必须有GPS模块存在,如果没有GPS模块,这种定位是不起什么作用的。
根据定位媒介来分,定位技术基本包含基于GPS的定位和基于蜂窝基站的定位两类。GPS定位以其高精度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其弱点也很明显:一是硬件初始化(首次搜索卫星)时间较长,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比较罕见);二是GPS卫星信号穿透力弱,容易受到建筑物、树木等的阻挡而影响定位精度。AGPS定位技术通过网络的辅助,成功的解决或缓解了这两个问题。对于辅助网络,有多种可能性,以GSM蜂窝网络为例,一般是通过GPRS网络进行辅助。
如上图所示,直接通过GPS信号从GPS获取定位所需的信息,这是传统GPS定位的基本机制。AGPS中,通过蜂窝基站的辅助来解决或缓解上文提到的两个问题。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次搜星慢的问题,根据前面的Blog的介绍,我们知道是因为GPS卫星接收器需要进行全频段搜索以寻找GPS卫星而导致的。而在AGPS中,可通过从蜂窝网络下载当前地区的可用卫星信息(包含当地区可用的卫星频段、方位、仰角等信息),从而避免了全频段大范围搜索,使首次搜星速度大大提高,时间由原来的几分钟减小到几秒钟。
通俗的来说,就是GPS冷启动时,搜星速度很慢,大约2分钟才能搜到。什么是冷启动呢?就是GPS内的卫星位置信息清空了(比如 ①GPS初次使用 ②GPS电池耗尽 ③关机状态下移动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