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性测试
文章平均质量分 93
测试者家园
于涌,知名技术专家和专业图书作者。作为技术专家,曾在多家互联网企业担任技术总监岗位,积累了丰富的实战和管理经验。作为知名图书作者,创作了十余本专业著作,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和探索前沿技术的落地与实践,多次获得优秀原创IT图书作者和最受欢迎的IT类图书作者等荣誉。曾为多家企业提供软件测试相关课程、敏捷开发、ChatGPT、AIGC和项目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和咨询服务。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和应用,为读者提供深入并易于理解的知识分享,以促进企业的创新和读者的个人职业发展。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通过文件路径遍历漏洞来构建多维视角的攻击面识别体系
路径遍历漏洞不是技术复杂度高的漏洞,但它检验的是开发的边界意识、测试的攻击思维、运维的隔离策略,更体现了组织对“最小信任”的真正理解。原创 2025-07-29 00:45:00 · 750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 AI 模型识别攻击模式
AI,尤其是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模型,正在成为新一代安全防御系统的核心。其关键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对大规模数据进行学习与模式识别,实现对未知攻击的预测与阻断。原创 2025-07-28 00:45:00 · 1346 阅读 · 0 评论 -
安全测试中的社会工程学攻击防范
Gartner 研究显示:约90%的成功攻击源于社会工程学,而且这类攻击呈现出“低成本、高命中、强隐蔽、难追溯”的特点。尤其在 安全测试与系统评估中,若忽视社会工程因素的模拟与防范,将构成整个防御体系的致命缺口。原创 2025-07-27 00:30:00 · 586 阅读 · 0 评论 -
供应链安全测试与检测流程
供应链安全测试与检测流程:打造可信赖的数字生态链原创 2025-07-26 00:45:00 · 1015 阅读 · 0 评论 -
安全测试计划如何融入项目初期?
安全左移不是安全测试的“提前动手”,而是整个项目安全理念的前置布局。测试人员应从“验证功能正确”转向“验证安全有效”,具备攻防思维。安全测试计划是链接安全设计、安全开发、安全验证的桥梁,必须具备系统性、自动化与可协作能力。原创 2025-07-25 00:45:00 · 554 阅读 · 0 评论 -
API 网关的安全测试策略
只有将安全设计内嵌在 API 网关中,并通过系统性测试保障其严密性,才能从源头上筑牢数字化系统的安全底座。原创 2025-07-23 01:15:00 · 711 阅读 · 0 评论 -
安全测试平台的选型标准与搭建思路
安全测试平台的建设,不仅仅是工具整合或自动化扫描那么简单,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流程机制设计、角色协同管理、技术策略落地、AI 赋能思维的引入。测试、安全、开发、运维必须通力协作,共同打造一个既能“看得见风险”,又能“控制住风险”的平台级能力体系。 平台,不是冷冰冰的工具集合,而是安全治理的“智慧中枢”。原创 2025-07-23 01:15:00 · 2278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进行文件上传功能的安全性测试?
文件上传功能的安全性测试,是一种需要攻击视角、架构理解、接口分析与系统合规综合能力的挑战。测试人员不应止步于“上传是否成功”,而要深入“上传的文件能做什么、存在哪里、谁能访问、有没有执行可能”。真正的安全不是“上传不能用”,而是“上传可用但无法被利用”。原创 2025-07-23 01:15:00 · 1572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团队如何识别权限绕过漏洞?
比起 SQL 注入、XSS 等“技术性”漏洞,权限绕过更具业务语义依赖,需要测试团队具备深厚的“业务理解 + 流程覆盖 + 逻辑逆推”能力,才能真正发现并验证。本文将深入剖析权限绕过的本质、典型场景、攻击方式,并提供一套系统的识别与验证方法论,帮助测试团队提升“看得见”与“看得懂”的权限安全测试能力。原创 2025-07-22 01:15:00 · 857 阅读 · 0 评论 -
跨站脚本攻击(XSS)测试实战
为什么 XSS 久攻不下?一个核心原因是:它依赖于用户输入的复杂上下文语义,导致传统测试机制、编码规范难以完全覆盖。本文从攻击原理、漏洞类型、测试技术、实战流程、工具使用与自动化集成、XSS防护机制评估六大方面,深入解析 XSS 的攻防之道,旨在帮助开发、安全测试人员建立一套实战导向的思维框架与测试体系。原创 2025-07-21 01:15:00 · 730 阅读 · 0 评论 -
使用 ZAP 工具进行自动安全测试
本文将从 ZAP 工具概览、核心架构与扫描引擎、自动化使用策略、CI/CD 集成实战、进阶脚本与场景定制,以及最佳实践与落地建议六大维度,深刻剖析如何以 ZAP 打造企业级自动化安全测试解决方案,既能让读者掌握技术细节,也能激发对安全测试创新的思考。原创 2025-07-20 01:15:00 · 814 阅读 · 0 评论 -
SQL 注入与防护机制测试策略
SQL 注入是经典的安全漏洞类型,也是安全测试中“基本功”的体现。它之所以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其攻击面广、变体多、防御细节复杂。对于企业而言,应从设计安全、开发规范、测试策略、自动化工具、运行时保护、人才培训六大方向协同发力,构建完整的 SQL 注入防护体系。测试者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唯有深刻理解注入攻击的原理与演进,才能在实际测试中精准识别漏洞、验证防护机制、驱动安全改进。原创 2025-07-19 01:15:00 · 883 阅读 · 0 评论 -
企业安全测试规范如何建立?
安全测试已不再是开发完成后的附加项,而是企业数字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关键保障手段。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可执行的企业安全测试规范,成为提升企业安全保障能力的核心路径。本文将从安全测试规范的构建背景、核心要素、实施策略、技术支撑与组织文化五个维度,深入剖析如何为企业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测试规范。原创 2025-07-18 01:15:00 · 676 阅读 · 0 评论 -
常见安全测试工具对比与选型
从技术维度与应用场景双重角度出发,对主流安全测试工具进行深度剖析与横向对比,涵盖静态分析(SAST)、动态分析(DAST)、交互分析(IAST)、软件成分分析(SCA)及模糊测试(Fuzzing)等类别,助力读者理解每类工具的技术原理、适用边界和选型建议,构建系统性安全测试工具体系。原创 2025-07-17 01:00:00 · 701 阅读 · 0 评论 -
漏洞复测流程标准化方法
漏洞发现只是安全治理的起点,而漏洞复测(Vulnerability Revalidation)才是真正推动漏洞闭环治理的关键步骤。一个漏洞是否被彻底修复?是否存在逻辑缺陷或残留路径?是否存在回归风险?这些问题都必须通过系统的复测流程来确认。现实中,许多组织在漏洞复测上存在以下问题: 漏洞复测依赖手工操作,标准不一; 测试覆盖面不足,容易造成“修复假象”; 复测周期拖延,影响安全发布节奏; 缺乏流程化、文档化与自动化支撑。原创 2025-07-16 01:00:00 · 593 阅读 · 0 评论 -
漏洞库(如 CVE)的查询与测试实践
在当前信息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时代,软件安全成为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网络攻击频繁发生,而这些攻击的根本往往源于系统中的已知漏洞未及时修补。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评估并测试这些漏洞,是每一位开发者、测试人员、安全工程师和运维人员的核心职责之一。本文将以CVE(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漏洞库为例,系统讲解漏洞库的查询方法、漏洞信息的理解与分析,以及结合安全测试实践的全流程,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建立完整的漏洞管理与测试能力体系。原创 2025-07-11 00:45:00 · 891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AI的安全性测试实践
请总结以下安全扫描结果,指出高危问题,并给出修复建议:"""AI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重构安全性测试的流程与能力:安全漏洞检测正从规则驱动走向数据驱动;渗透测试正从专家主导走向智能Agent自演化;安全报告正从格式化输出走向语义化理解与建议;安全防御正从被动发现走向主动预测与持续测试。在数字化不断演进的时代,AI+安全性测试将成为企业提升“安全内生力”的关键动力。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具备自适应学习、自我修复能力的“智能安全测试系统”涌现,推动网络安全进入AI驱动的新纪元。安全,不再只是防御;原创 2025-06-23 00:15:00 · 1063 阅读 · 0 评论 -
构建一个AI驱动的SQL注入测试系统
SQL注入是Web安全领域最古老却依然顽强的漏洞类型之一。面对系统结构日益复杂、攻击方式持续演化的现实,传统测试方法难以应对所有风险。AI技术的引入,不仅增强了SQL注入检测的智能化、上下文敏感性、攻击模拟能力,还使得修复建议、测试自动化与预测性测试成为现实。未来,AI将继续向深层语义分析、多模态理解、持续学习的安全Agent方向演进,使得安全测试真正从“问题发现工具”变为“风险预测系统”,让系统在构建之初即具备抵御攻击的能力。原创 2025-06-23 01:00:00 · 3644 阅读 · 0 评论 -
测试视角下的API安全策略
随着微服务架构、前后端分离、Serverless 与移动应用的广泛应用,API已成为现代系统中最频繁暴露的攻击面。一份Gartner报告指出:到2025年,超过90%的Web应用攻击将通过API路径发起。相比传统Web应用,API的开放性、复杂性和动态性,使其在安全层面面临三重挑战: 攻击面更大(跨多个系统、服务、端点) 协议透明(HTTP/S层容易被探测和利用) 状态无感(传统WAF和测试难以感知会话、上下文)在这种背景下,测试团队的角色正从功能验证扩展为安全守门人。原创 2025-06-18 01:00:00 · 853 阅读 · 0 评论 -
安全测试基础:如何识别Web常见漏洞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Web应用成为连接用户与服务的核心门户。然而,正因其开放性和复杂性,Web应用长期以来也成为攻击者重点瞄准的目标。安全漏洞不仅威胁数据安全,更可能造成品牌声誉和业务连续性的严重损失。作为安全测试专家,我们必须具备系统且深入的Web漏洞识别能力,从根源筑牢安全防线。本文将系统解析Web应用中最常见漏洞类型、识别方法和实战技巧,帮助读者全面提升安全测试的深度与广度。原创 2025-06-04 01:00:00 · 758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用AI识别代码中的安全漏洞?
过去,安全是“事后弥补”;现在,安全需要“左移防御”;未来,安全将在“代码生成的那一刻”就被AI守护。当AI懂得“代码的意图”与“攻击者的手段”时,它就不再是辅助工具,而是具备“安全判断力”的智能体。通过AI识别安全漏洞,不仅提高效率,更让安全成为开发文化的一部分。代码即契约,AI即护法。原创 2025-05-10 00:15:00 · 7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