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26)
- 收藏
- 关注
原创 【Nginx前端需要了解的基础配置】
本文介绍了前端开发中常用的Nginx配置方案,主要包括静态资源部署、跨域处理、HTTPS设置、压缩优化等核心功能。内容涵盖了SPA路由适配、反向代理解决跨域、SSL证书配置、Gzip压缩等实用技巧,并提供了防盗链保护和前端路由适配等进阶配置。针对每种场景都给出了具体配置示例和关键参数说明,最后还列出了常用的Nginx操作命令。这些配置能帮助前端开发者高效解决部署和优化中的常见问题,提升Web应用性能和安全性。
2025-08-11 11:05:36
365
原创 【vue3渲染过程、diff算法、render函数】概览
Vue3渲染流程从模板编译、响应式初始化到虚拟DOM生成与更新,通过Diff算法优化DOM操作。相比Vue2,Vue3采用Proxy代理实现响应式,编译时标记静态节点提升性能。Diff算法采用同层比较策略,通过双指针遍历优化列表对比,减少DOM操作。理解这一流程有助于编写高效Vue代码,合理利用响应式特性和虚拟DOM机制提升性能。
2025-08-11 07:00:00
1175
原创 【react Hook与vue Hook?】搞搞明白
React Hook 和 Vue 组合函数(Composables)都是用于逻辑复用的工具,但在实现和使用上存在差异。React Hook 严格限制调用位置,依赖显式状态更新;Vue 组合函数则更灵活,基于自动响应式系统。自定义时,两者都遵循"封装逻辑、暴露状态/方法"的模式,通过函数抽离重复逻辑,提高代码复用率。React Hook命名以use开头,Vue组合函数通常也遵循此约定。最佳实践包括保持单一职责、提供可配置性、合理清理副作用等。
2025-08-10 18:05:45
941
原创 【webPack|Vite】了解常用配置,主要差异
Webpack与Vite作为主流前端构建工具,在构建原理、开发体验和性能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Webpack作为老牌打包工具,采用"先打包再启动"模式,支持复杂项目定制但配置繁琐;Vite基于浏览器原生ES模块特性,开发时无需打包,实现了极速启动和热更新。生产环境下Webpack仍保持完整打包能力,而Vite则基于Rollup进行优化打包。Vite在开发体验和现代项目支持上更优,适合中小型项目;Webpack则凭借成熟生态和深度定制能力,仍是大型复杂项目的首选。随着ESM普及,Vite代表
2025-08-10 17:32:38
947
原创 【布局适配问题】响应式布局、移动端适配、大屏布局要点
响应式布局、移动端适配和大屏布局是前端开发中针对不同设备的设计策略。响应式布局通过流体网格、弹性媒体和媒体查询实现一套代码适配多设备,强调移动优先原则。移动端适配侧重于小屏设备的视口设置、触摸交互优化和性能提升,确保可用性和便捷性。大屏布局则充分利用宽屏空间,采用多列扩展、内容分层和高分辨率适配,突出信息层次和远距可读性。三者各有侧重,但共同目标是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根据设备特性优化功能、信息和操作方式。
2025-08-10 16:39:58
819
原创 【npm、yarn、pnpm】特点对比,按需选择
2023 年新项目采用 pnpm 的比例快速增长(Vue 3、Vite、Next.js 等官方推荐)。
2025-08-10 14:36:22
403
原创 【Vue2与Vue3的核心区别】响应式、运行时、编译器
Vue2与Vue3在响应式系统、运行时机制和编译器三个核心维度有显著差异。Vue2采用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响应式,存在属性监听局限;Vue3基于Proxy实现全场景监听。运行时层面,Vue2依赖全量虚拟DOM Diff,Vue3通过编译优化实现精准更新。编译器方面,Vue3新增静态分析、动态节点标记等优化。此外,Vue3引入组合式API、支持多根节点模板,并优化了生命周期和TS支持。整体来看,Vue3在性能、开发体验和功能扩展上均有显著提升。
2025-08-10 13:57:11
872
原创 【Vapor Mode】Vue 从“运行时“优化转向“编译时“优化的范式跃迁
Vue 3.6引入Vapor Mode:编译时优化的性能突破 2025年7月发布的Vue 3.6-alpha.1正式引入Vapor Mode,通过跳过虚拟DOM实现性能跃升。该模式在编译阶段直接将模板转为精准的DOM操作指令,减少内存占用、计算开销和包体积,尤其适合高性能场景。支持全局、混合及组件级启用,但暂不支持SSR、过渡动画等功能。Vapor Mode标志着Vue从运行时转向编译时优化的技术范式迁移,建议新项目尝鲜,老项目逐步迁移。开发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展生态兼容性,完善生产可用性。
2025-08-09 11:14:39
1342
原创 【vue组件通信】一文了解组件通信多种方式
在 Vue 中,组件通信有多种方式,适用于不同场景(父子组件、兄弟组件、跨级组件等)。以下是完整的组件传值方法总结
2025-08-08 10:43:49
713
原创 【Vue Router】路由模式、懒加载、守卫、权限、缓存
本文介绍了Vue Router的核心功能与高级用法,包括路由模式(Hash/History)、懒加载优化、组件缓存、路由守卫和权限控制。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keep-alive>实现组件状态缓存,使用路由守卫进行导航控制,以及动态路由与后端菜单的集成方案。文章还提供了路由懒加载配置示例、权限验证流程和Nginx服务器配置,帮助开发者构建高效、安全的单页应用。这些技术组合能显著提升应用性能,实现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和流畅的用户体验。
2025-08-08 01:43:07
895
原创 【一文看懂token和session】
Token(令牌)是前后端身份验证的核心机制,通过加密生成唯一令牌,避免频繁登录。流程分为生成、存储、传输和验证四个阶段:用户登录后服务器生成Token并返回前端;前端存储在localStorage或Cookie中;后续请求通过HTTP头携带Token;服务器验证Token有效性。相比Session机制,Token具有无状态、跨域支持等优势,但也存在XSS攻击风险。Session机制则依赖服务器存储会话状态,通过Session ID验证身份,适用于传统Web应用。两种机制各有优劣,需根据场景选择。Token
2025-08-07 23:42:01
796
原创 【session、cookie、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 】
Web 开发中常用的四种存储技术对比: Cookie:客户端存储(4KB),自动发送到服务器,适合身份验证和状态保持,可设置过期时间。 Session:服务器端存储,通过 Session ID 识别用户,适合保存登录状态等敏感数据,会话结束失效。 localStorage:客户端持久化存储(5-10MB),不随会话结束清除,适合长期保存用户偏好设置。 sessionStorage:客户端临时存储(5-10MB),仅在当前标签页有效,适合保存临时表单数据。 主要区别: 存储位置:Session 在服务器,其余
2025-08-07 23:15:59
590
原创 【iframe】基本使用以及动态创建和销毁
tip有些场景在使用iframe后,资源没有得到释放,造成页面卡顿,比如二级弹框里面显示iframe,在关闭弹框后没有进行销毁,造成不必要的内存占用,有时候销毁iframe是有必要的。
2024-07-14 17:41:27
1232
原创 【状态管理: Pinia与Vuex的区别】Pinia如何使用?和vuex的异同?
状态管理pinia和vuex:Pinia如何使用?和vuex的异同?
2024-07-13 18:04:09
1390
1
原创 【蓝牙|锁屏|小程序】微信小程序:屏幕锁屏或息屏导致蓝牙传输中断
连接蓝牙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手机息屏后传输中断,外部发送的数据无法接收。
2024-03-21 11:48:58
2024
2
原创 前端导出excel文件,本地下载后无法打开或格式错误
在处理前端下载文件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格式、响应类型的设置以及如何正确地获取数据。同时,还需要关注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响应拦截器,确保它们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下载逻辑。通过仔细地排查和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它。
2024-03-05 16:32:18
8167
2
原创 【gulp】gulp压缩并抽取HTML代码中的公共代码
最近遇到的一个官网项目,其中涉及到对网页头部文件和底部文件公共代码的提取。由于是刚接手的项目,之前有人已经直接修改打包生成的dist文件用于项目更新,以致于每涉及到修改像头部和尾部等公共文件,都需要对每个html文件进行复制粘贴。所以翻看之前的git提交记录,准备重新把公共提取使用起来,减轻开发负担。
2023-12-29 12:20:05
563
空空如也
TS类型推导,类型定义(专家看过来
2025-08-08
html文件header标签中的@@include是什么?
2023-12-12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