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HTTP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身份验证框架:服务器可以用来针对客户端的请求发送质询(challenge),客户端根据质询提供身份验证凭证。质询与应答的工作流程如下:服务器端向客户端返回401(Unauthorized,未授权)状态码,并在WWW-Authenticate头中添加如何进行验证的信息,其中至少包含有一种质询方式。然后客户端可以在请求中添加Authorization头进行验证,其Value为身份验证的凭证信息。
在HTTP标准验证方案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是"Basic"和"Digest",前者将用户名密码使用BASE64编码后作为验证凭证,后者是Basic的升级版,更加安全,因为Basic是明文传输密码信息,而Digest是加密后传输。
一、Basic基础认证
Basic认证是一种较为简单的HTTP认证方式,客户端通过明文(Base64编码格式)传输用户名和密码到服务端进行认证,通常需要配合HTTPS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
客户端请求需要带Authorization请求头,值为“Basic xxx”,xxx为“用户名:密码”进行Base64编码后生成的值。 若客户端是浏览器,则浏览器会提供一个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的对话框,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浏览器会保存用户名和密码,用于构造Authorization值。当关闭浏览器后,用户名和密码将不再保存。
凭证为“YWxhzGRpbjpvcGVuc2VzYWl1”,是通过将“用户名:密码”格式的字符串经过的Base64编码得到的。而Base64不属于加密范畴,可以被逆向解码,等同于明文,因此Basic传输认证信息是不安全的。
Basic基础认证图示:
缺陷汇总
1.用户名和密码明文(Base64)传输,需要配合HTTPS来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
2.即使密码被强加密,第三方仍可通过加密后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重放攻击。
3.没有提供任何针对代理和中间节点的防护措施。
4.假冒服务器很容易骗过认证,诱导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二、Digest摘要认证
Digest认证是为了修复基本认证协议的严重缺陷而设计的,秉承“绝不通过明文在网络发送密码”的原则,通过“密码摘要”进行认证,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Digest认证步骤如下:
第一步:客户端访问Http资源服务器。由于需要Digest认证,服务器返回了两个重要字段nonce(随机数)和realm。
第二步:客户端构造Authorization请求头,值包含username、realm、nouce、uri和response的字段信息。其中,realm和nouce就是第一步返回的值。nouce只能被服务端使用一次。uri(digest-uri)即Request-URI的值,但考虑到经代理转发后Request-URI的值可能被修改、因此实现会复制一份副本保存在uri内。response也可叫做Request-digest,存放经过MD5运算后的密码字符串,形成响应码。
第三步:服务器验证包含Authorization值的请求,若验证通过则可访问资源。
Digest认证可以防止密码泄露和请求重放,但没办法防假冒。所以安全级别较低。
Digest和Basic认证一样,每次都会发送Authorization请求头,也就相当于重新构造此值。所以两者易用性都较差。
Digest认证图示:
参考博客:https://www.cnblogs.com/xiaoxiaotank/p/11078571.html
三、SSL Client认证
SSL认证安全级别较高,但需要承担证书费用。SSL认证过程中涉及到一些重要的概念,数字证书机构的公钥、证书的私钥和公钥、非对称算法(配合证书的私钥和公钥使用)、对称密钥、对称算法(配合对称密钥使用)。
大致的认证步骤如下:
第一步:客户端请求服务资源,服务器要求客户端出示数字证书。
第二步:客户端发送数字证书
第三步:服务器通过数字证书机构的公钥验证数字证书的合法性,验证通过后取出证书的公钥。
第四步:服务端随机生成一个随机数即为对称密钥,并使用非对称算法和证书公钥加密。这个加密后的字符串,只有发送的客户端能解。
第五步:客服端使用非对称解密算法和证书私钥获取服务端发送的对称密钥。后续客户端和服务端的请求直接基于对称算法和对称密钥。由于只有客户端和服务端有对称密钥,所以后续发送的请求较安全。
SSL可以防泄漏、假冒、重放,所以在Web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SSL客户端认证在实际中用得不多,因为一来需要在客户端中安装证书(升级麻烦)、二来需要承担证书费用。
四、HTTP 表单认证
基于表单的认证方式并不存在于HTTP规范。所以实现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表单认证一般都会配合cookie+sessiond的使用,现在绝大多数的Web站点都是使用此认证方式。用户在登录页中填写用户名和密码,服务端认证通过后会将sessionId返回给浏览器端,浏览器会保存sessionId到浏览器的Cookie中。因为Http是无状态的,所以浏览器使用Cookie来保存sessionId。下次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中会包含sessionId值,服务端发现sessionId存在并认证过则会提供资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