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薪30%,AI编程如何改变设计师和产品经理?

过去半年,我和Shadow跟踪回访了参加Mixlab AI编程训练营的好几位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从最初的"代码恐惧症"到熟练运用AI编程工具,他们的变化远超我的预期。

最开始接触这些学员时,他们大多带着焦虑来学习。设计师LM专门从深圳飞到上海参加课程,"说实话,当时压力挺大的。主要是工作上的需要吧。我们公司从去年开始陆续裁员,产品经理、设计师和程序员的比例在不断缩小。"

15年经验的产品经理Michael更是直言:"做了15年产品,突然发现传统那套方法论不太够用了。写PRD、开评审会、等开发排期...一个简单功能走完流程要几个月。市场等不起,用户等不起。"

但几个月后再见到他们,变化让我惊讶。

Michael现在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了:"核心是从写文档变成做原型。以前花一周写PRD,现在让团队两天直接做出能用的demo。"他们的客服系统项目,快速做了完整的后台原型,包括工单管理、智能回复,让客服团队直接试用。"他们一用就发现了文档里写不清楚的问题。传统方式这些问题要开发做完才暴露,成本很高。"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他们统计过,需求返工减少了67%。"原因很简单——大家都能直接体验功能,不用靠想象理解需求。"

交互设计师Adan的变化让我印象最深刻。他现在基本不用Figma做原型了,"而是直接用网页开发来做Demo。以前我会在Figma里画各种交互流程图和界面稿,但那些都是静态的,产品经理和开发看了还是很难理解具体的交互逻辑。"

更有意思的是他的演示方式。学会Github版本管理后,他把不同设计方案做成不同的Demo版本,"演示的时候特别丝滑:我先在电脑上开启好开发环境,然后用手机登录网页来演示。如果要切换到另一个Demo方案,只需要在Github切换一下版本分支就好了,几秒钟就能切换到完全不同的交互体验。"

另一位交互设计师Lily的故事更加戏剧化。她学会了热力图追踪和用户行为数据收集,"我现在可以在功能原型里加入用户行为追踪,实时看到用户点击了哪里、停留了多长时间。"上个月的设计评审会上,产品经理质疑她设计的筛选功能太复杂,她直接打开自己做的功能原型,展示了用户的点击热力图和操作路径数据,"证明用户其实很喜欢这种筛选方式,使用频率也很高。数据说话,比任何争论都有说服力。"

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变化背后解决了他们几个核心痛点:

验证效率问题:以前想验证一个设计想法,要么用ProtoPie、Principle做假demo,"但这些原型看起来像真的,实际上不能处理真实数据,用户测试时总是有种'演戏'的感觉",要么就得求前端帮忙,"但大家都很忙,经常要等很久"。现在他们能快速做出可交互的原型,让用户真实操作和体验。

跨部门协作困难:设计师LM的感受很典型,"以前我想表达一个设计想法,只能在Figma里画界面图,然后费力地跟程序员解释这里要怎么交互、那里要什么效果。程序员经常理解不到位,需要来回沟通好几轮。"现在她直接用Cursor做简单的demo,"拿着这个能点击、能交互的原型去和产品经理、程序员交流。这样沟通成本大幅度降低。"

重复性工作负担:那位电商产品经理的变化最为明显。以前做选品分析要手动收集数据,"一个品类要看几百个商品的评论,还要分析竞品的销量和定价,光是复制粘贴数据就要花好几天。"现在他用AI写了工具,"一晚上就把所有评论都爬下来了,还自动按好评差评分了类,甚至能分析出用户最关心的功效点。"选品分析效率提高了至少5倍,"现在每周的选品分析,原来要忙到凌晨的工作,下午就能搞定,终于能早点回家看看孩子了。"

数据支撑缺失:以前很多决策都是靠经验和直觉,现在他们能快速获取和分析数据。这位产品经理总结说:"就是让我们能真正做到'数据驱动决策'。比如要不要上新一款产品,我能在一天之内收集完所有竞品数据和用户评论,用数据支撑决策。"

技术理解障碍:Adan的感受很有代表性,"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对技术可行性有了更准确的判断。以前设计一个功能,我可能会天马行空地设计各种炫酷的交互效果,但实际上有些在技术上很难实现,或者成本很高。现在我自己动手做过Demo,就能更好地平衡设计理想和技术现实。"

最让我感慨的是他们职业发展上的变化。UI设计师张薇(化名)从"代码恐惧症"患者,变成了拿下心仪offer的求职赢家。她做了四个项目:设计素材智能分类平台、色彩搭配助手、语音创意记录助手、创意转交互文档生成器。

面试时,这些项目成了她最大的亮点。"面试了5家公司,每一家面试官都对这个项目特别感兴趣。"在字节的面试中,面试官问如何设计AI助手界面,她直接现场展示自己做的AI写作助手Demo,"面试官当场就说:'这就是我们需要的设计师,能快速验证想法的设计师。'"

最终她拿到的offer薪资比预期高了30%。"面试官说他们特别需要既懂设计又能快速验证想法的人才。"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设计师在简历上写"会用AI进行快速开发",面试官都很感兴趣。有人说"现在不用求着开发帮忙做Demo了",有人说"当你能自己做Demo,和用户聊需求时底气也足了"。

在这个行业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掌握Vibe Coding的设计师和产品经理们,不仅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还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加了新的可能性。正如张薇说的:"这个决定不只改变了我的求职结果,更改变了我对自己职业发展的想象。"

分享100个零基础学Vibe Coding的学员回访和成果展示(持续中)

不再纠结A/B方案:交互设计师如何用代码同时演示多个Demo

设计师×开发者×Vibe Coding:当协作边界彻底消失

不再依赖用研团队,交互设计师如何用AI编程做真实用户测试

Vibe Coding让产品决策从PPT走向原型

如果想看更多各行各业的人怎么学习Vibe Coding,欢迎点击“查看原文”,原文里有我们正在更新的数十个学员的回访和他们开发的项目。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